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4   星期日   农历七月初二   
搜索
地方新闻
    日前,陕西省文化厅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陕西第十期(社火脸谱)培训班。来自陕西17个区县的40多名社火脸谱相关技艺的传承人、从业者参加了培训。    据了解,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学员主要为社火脸谱项目的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以社火脸谱为主要职业或家庭收入来源的手工艺人,以社火脸谱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小微企业、作坊、合作社的管理、研发或表演人员。据了解,此次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提高...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要闻
中国“三大史诗”——“格萨(斯)尔”“玛纳斯”“江格尔”被誉为“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均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表示,在以民间为基础、以政府为后盾、以学界为智库的三重互动保护模式下,我国“三大史诗”保护工作取得许多实质性进展。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在京举行了“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专家介绍说,中国少数民族口头史诗蕴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广阔...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现场演唱山东梆子、四平调、两夹弦等经典唱腔,展示葫芦雕刻、内画、刻瓷等传统技艺,阐释不同项目的历史流变和传承保护经验、成果……近日,山东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评审在济南举行。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戏剧与传统舞蹈类等5个组别170名传承人参加“大考”,分享各自领域非遗保护、传承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传承人争相亮绝活    在传统技艺类评审现场,传承人们早早备好了风筝扎制、毛笔制作、葫芦雕刻等所需的工具,争相秀技亮艺。    在东昌葫芦...
查看更多
人物
非遗传承人曹纳木 受访者供图 摄   “以前的日子是论天过,现在是论秒的,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就是没那么多时间了。”7月2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曹纳木一字一顿地说道。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鄂托克前旗见到曹纳木时,他正忙着整理、翻译鄂尔多斯民歌。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在争分夺秒地工作着。  曹纳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丰富知...
查看更多
人物
朱树龙(右)在辅导徒弟杨诚   徐州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流行于徐州一带的地方剧种。其唱词为徐州本地方言,配以丰富的花腔和特有的拉腔,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故而在1953年,被定名为“柳琴戏”。   2008年6月,徐州柳琴戏和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3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朱树龙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人物
 罗会芹在评剧《红星谣》中饰演雨花    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梅花奖得主罗会芹,是土生土长的河北唐山人,她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独特的表演魅力、高雅的舞台气质和优美动听的声腔,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光彩照人的舞台人物形象,被公认为评剧旦行的领军人物。她表演的《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杨三姐告状》《凤还巢》等剧目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具有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
查看更多
人物
 摄影:王攀一头银发、两道全白的长寿眉……88岁的李芳福老人,面容慈祥,说话语气很轻,但思维清晰。老人一生醉心年画创作,一画就是70多年。不久前,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并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李芳福成功入选。  6月29日下午,记者在绵竹市见到了李芳福老人。想靠画画挣大钱 画出来的画肯定不好  绵竹市区的安国巷,当地人又称之为“肥猪巷”,街两侧排列着许多画坊,李芳福的年画作坊就在巷子一角。2003年从老家拱星镇搬到这里后,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学员实践课现场  左玮琛 摄    自6月8日首届大运河文化带省市戏曲非遗传承人研修班开班,54岁的江苏省级徐州梆子戏非遗传承人燕凌又重新做回了学生:背着书包上下课,准时上晚自习巩固理论课程,挤公交坐地铁观摩演出,整天忙的热火朝天,她不断感慨“总是感觉时间不够”“收获很多”“眼界大开”,而这也是研修班30位戏曲非遗传承人的共同感受。“我们都从业多年,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但这次参加研修班,抱着重新归零的心态,扎扎实实地学,一招一式地练。”山东省郓城县山东梆...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2期:2018年6月18日—7月1日  本期信息一览: ▲ 全国非遗曲艺周总结座谈会举办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开始报名 ▲ 山东印发《山东省“非遗助力脱贫...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