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保护工作注重传承发展
2017.09.13
专题报道
实景剧《太行山》演绎中华民族抗战的辉煌史诗 “山西人,爱吃醋,家家有个醋葫芦,葫芦有情传佳话,唱一段潞安大鼓书。”一手击鼓、一手拍板,曾经,老曲艺家傅怀珠将一曲《醋为媒》唱得荡气回肠,潞安大鼓由此走向全国。 潞安大鼓、壶关秧歌、黎侯布虎、襄子老粗布……这些民间文艺、技艺和习俗凝聚着长治人的文化和精气神。在岁月的长河里,勤劳智慧的上党人民创造了丰富的非遗。 近年来,长治市非遗保护工作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
2017.09.13
论坛
摘要:同样是跨体系的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在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间对话、建设和平文化和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一方面,教科文组织创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和框架能够为“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思路;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目标,又使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贯彻实施能够落在比较扎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
查看更多
2017文化自信——中华匠心 文脉传承与非遗保护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2017.09.14
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致辞 (摄影:钟欣)“2017文化自信——中华匠心 文脉传承与非遗保护发展论坛”12日在北京太庙举行。文物及非遗保护界的学者专家汇聚一堂,就工匠精神与传承创新发表见解。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表示,此次论坛的主题定位是“中华匠心 文脉传承”,他认为中华匠人是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得最多、最好、最深的一部分人,不论是建筑行当的瓦匠、木匠、泥水匠,还是其他的领域如花匠、裱糊匠,凡是匠...
查看更多
“走进非遗展示馆”系列之一: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2017.09.15
专题报道
编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六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 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建设的热情日益高涨,各类型展馆孕育而生。如何区别于一般性的博物馆展陈,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进行展示,如何开展展馆建设、管理及运营等等,逐渐成为人们关切和探讨的新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馆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践范式
2017.09.15
论坛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新文本和新术语倡导一种新的实践范式,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不在于单纯地保护文化多样性,而在于保护共同体、群体和个人创造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防止公权力侵犯个人的权利,并在保护的过程中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履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其实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新型伦理的过程。我们不光在操作层面讲伦理守则,更要通过此项保护在中国推广并实行彼此尊重各自权利与尊严的文化风尚,这是《保护...
查看更多
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即将开幕
2017.09.15
地方新闻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由辽宁省文化厅主办,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歌舞团承办的三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将于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期间登陆辽宁大剧院。其中,“辽海情韵”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演将于9月26日拉开帷幕,“盛世梨园”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戏剧专场展演、“曲苑流芳”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专场展演将分别于9月16日和9月21日在小剧场与广大戏迷见面。这三场展演名家荟萃、异彩纷呈,囊...
查看更多
朝戈金:从传承到传播 朝向“互联网+”时代的共同行动
2017.09.15
论坛
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和中国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京启动。该活动为期两周,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的非遗网络传播活动。它既是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合理、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实践活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五年来在非遗领域展开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因而意义深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公约强调,缔约国应努...
查看更多
73岁非遗
传承人
:文化自信让民族自豪感“满格”
2017.09.19
专题报道
“非遗”,近些年不知不觉间成为了人们提及的高频词。不管是线下日常生活中,还是互联网上,关注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就像是一股清风,沐浴着整个社会,吹进人们的心田。“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记者团一行近日在贵州省采访,所到之处,记者都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贵州繁荣发展的蓬勃力量。从传统音乐侗族大歌到民俗二十四节气(石阡说春),从马尾绣到蜡染技艺,长期以来,当地人在一代代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完整地传承...
查看更多
苏州:让戏曲活起来传下去
2017.09.19
专题报道
9月7日下午,苏州昆剧院草堂,记者见到了演员俞玖林。整个上午,他都在观看青春版《牡丹亭》精华本的响排,这是为团里年轻一代演员打造的,共八折。直到中午12点40响排结束,匆匆扒两口饭,俞玖林又来到练功房,对上午响排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过堂。四位小生吴嘉俊、王鑫、唐晓成、丁聿铭,都是进团没几年的“90后”,俞玖林不断示范、抠细节,直到他们领会到位。 “这五年,我从青年走向中年,肩上的使命也从单纯地学习向探索转型和传承转变。”俞玖林告诉记者。200...
查看更多
专家:宣传匠人精神 应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结合起来
2017.09.19
专题报道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日前表示,中华匠人是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得最多、最好、最深化的一部分人,不论是建筑行当的瓦匠、木匠、泥水匠,还是其他领域的花匠、裱糊匠,凡是匠人针对的都是一种物质的载体,而他所具备的技艺则是非物质遗产的精华。 在日前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主办的“2017中华匠心文脉传承与非遗保护发展论坛”上,励小捷表示,宣传中国匠人精神,就应该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
查看更多
1
231
232
233
234
235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