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各地以丰富活动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8.06.08
专题报道
为全面宣传和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践的丰硕成果,扩大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在全社会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宣传展示活动。 陕西 6月7日,由西安市新城区委宣传部、新城区文化体育局等主办,新城区文化馆承办的“新城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在西安西北国际茶城举办,现场展示展演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益智玩具九连环、白猿通臂拳、陈...
查看更多
我不会让这门技艺在我手上失传——记荣昌陶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人
梁先才
2018.06.08
人物
梁先才在制作荣昌陶代表作——泡菜坛 “金竹山,瓦子滩,十里河床陶片片,窑公吆喝悍声远,窑火烧亮半边天……”这是流传在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的一首民谣,反映了荣昌陶器制作的繁忙场景。 据了解,荣昌区陶土储量丰富,有一条长约25公里、宽约4.5公里的陶土矿带,优质陶土总储量1.1亿吨。相传早在汉代,荣昌区就出现了以陶俑、陶灯为代表的陶器,至唐宋时期,刘家拱桥、罗汉坟、甘河沟一带造窑烧陶业十分兴旺,荣昌陶也获得了“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预告,精彩不容错过
2018.06.08
要闻
6月9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题宣传展示活动丰富多彩,不容错过。 一、央视《非遗公开课》 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为进一步宣传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根据中宣部工作部署,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和国家图书馆联合制作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将于6月8日(星期五)20:08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播。节目由董卿担当主持...
查看更多
北京非遗: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
2018.06.08
专题报道
北京市实施中国非遗
传承人
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养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人
钟连盛开展传承工作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首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凸显首都历史文化价值,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文化意义。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单位密切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北京非遗保护工作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 非遗资源...
查看更多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
2018.06.08
地方新闻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效果图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张宇创作泥人张彩塑 北京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杨志刚创作内画鼻烟壶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姚惠芬创作苏绣作品 龙泉青瓷
传承人
蒋同磊正在制作青瓷素坯 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一步擦亮大运河这一世界认可的国家文化符号。北京市文化局牵头,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文化厅(局)共同主办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
查看更多
完善三地曲艺人才交流、共享机制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在天津成立
2018.06.08
地方新闻
为加强京津冀地区非遗曲艺人才培养与合作,落实《京津冀三地文化人才交流与合作框架协议》,繁荣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三地曲艺人才交流、共享机制,6月7日,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庞微、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副局长徐恒秋、河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在天津签署《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宣告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成立。就在举办签约仪式的3天前,6月4日,京津冀非遗曲艺人才培训基地首期鼓曲培训班提前开班,来自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45名鼓曲从业者成为学员,并将...
查看更多
用影像记录下“非遗”,记下那些正在消失的文化传统
2018.06.08
非遗影像展
《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新年》《了不起的匠人》……这些年来,反映传统手工艺和古老民俗的纪录片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影像的记录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方式骤然鲜活,也给做影视人类学研究的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6月7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前,首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省平遥县拉开帷幕。举办过平遥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宫转身扎根于本土民俗手艺,3天时间,共有30部(集)非遗纪录片在这里展映...
查看更多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
2018.06.09
活动专题
2018年6月7日至8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会议,旨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相关工作成果,梳理经验,加强交流,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相关负责同志分别就中国非遗
传承人
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非遗调查与记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非遗分类保护政策探索和管理等主题内...
查看更多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速写
2018.06.09
专题报道
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昆剧、古琴名家名曲经典演出连番上演;在山西平遥古城和国家图书馆,40余部非遗影像作品向公众免费展映;在天津亮相的全国非遗曲艺周,会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曲艺节目和代表性
传承人
……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37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全国同步展开,生动演绎非遗“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的生动实践,描绘“非遗让生活更美好”的灿烂图景。 见人见物见生活 “苗绣+时尚设计”融合东方传统工艺与西方设计理念,令苗绣的“并蒂莲花...
查看更多
戴珩:以创新创造重塑非遗生命力
2018.06.09
论坛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江苏省文化馆馆长、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戴珩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了江苏特色非遗保护体系,提出要在保护中提高非遗的传承水平,维护和拓展非遗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江苏非遗数量丰富,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江苏这一特定的地域内形成的,整体上具有浓郁的江南韵致和水乡特色,但因苏南、苏中、苏北存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江苏非遗又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譬如,江南吴地风土清嘉、吴侬软语,因此苏南非遗大多雅致...
查看更多
1
274
275
276
277
278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