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8.08.22
要闻
8月21日上午,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桂英出席。 据悉,由文化和旅游部及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文化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本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旨在举办一届济南人民身边的博览会、全...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2018.08.22
专题报道
苗绣绣娘在参加培训 张 玲 摄 8月12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石栏镇的40多名苗绣绣娘陆续来到镇上的七绣坊苗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领取当月的工资。数着手中靠针线换来的钱,绣娘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得益于当地文化部门开展的 “让妈妈回家”苗绣扶贫项目,她们不再舍近求远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 近年来,湖南省加大力度深耕“非遗+扶贫”,通过发掘多个非遗项目的市场潜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公益培训,既实现了非遗保护传承的“见人见物见生...
查看更多
数字化传播,让非遗更“潮”
2018.08.23
论坛
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1372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39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命题早已转变为“酒香也怕巷子深”。传承非遗既需要保护传统技艺,更需要不断拓宽非遗传播渠道。人民日报海外版就这些现象和话题,专题采访了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采访者:苗春,人民日报记者采访嘉宾: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非遗传播人人都是“广播站...
查看更多
银绣染[美丽]生活——多彩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在贵阳举办
2018.08.23
地方新闻
8月18至19日,“银绣染[美丽]生活——多彩贵州传统工艺振兴对话”活动在贵阳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贵州省文化厅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承办。贵州省文化厅非遗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领导以及各市州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各研培院校专家教授、传统工艺企业代表和
传承人
出席本次对话活动。8月18日,共举行了“银[美丽]生活”“绣[美丽...
查看更多
千年浪漫沂水岸边谱新篇
2018.08.23
专题报道
迎织女仪式现场 编者按:今年七夕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开展了七夕节体验式采访活动,本报记者分赴甘肃省西和县、山东省沂源县、广东省广州市进行实地探访,体验了当地独特的七夕节俗,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在甘肃西和,姐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在山东沂源,牛郎织女景区人流如织,人们触摸到爱情的温度;在广州市,人们摆七娘、拜七娘,向仙人祈求的内容已从乞缘、乞巧扩展到乞福。通过三地四天的探访,记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在各地政府的引导和组织下...
查看更多
流传千年 别开生面——亲历甘肃陇南西和县乞巧节
2018.08.23
专题报道
女孩子们在巧娘娘面前唱巧 编者按:今年七夕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开展了七夕节体验式采访活动,本报记者分赴甘肃省西和县、山东省沂源县、广东省广州市进行实地探访,体验了当地独特的七夕节俗,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在甘肃西和,姐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在山东沂源,牛郎织女景区人流如织,人们触摸到爱情的温度;在广州市,人们摆七娘、拜七娘,向仙人祈求的内容已从乞缘、乞巧扩展到乞福。通过三地四天的探访,记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在各地政府的引导和...
查看更多
千年琴弦发新声——走进“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
2018.08.27
专题报道
肉孜·巴吾东(左一)与徒弟一起制作都塔尔和弹布尔 沿着荒漠边缘平直的公路前进,水源丰富的地方多是村庄。记者近日来到距离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城6公里处被誉为“中国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加依村,探访村中的传统技艺。 “十步之内,必有工匠” 一进加依村,一排排以黄土和麦草手工涂抹的民居墙面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有趣的是,加依村的墙面涂抹并不讲究平整,布满均匀分布的泥包,再配上民族风格的门廊装饰,平添了几分质朴又迷人的风情。村民介绍,这一建筑...
查看更多
瞩望经典,攀登“高峰”
2018.08.27
专题报道
“我88岁了,等了10年了,还要再等多少年,才能等到我们自己的工艺美术馆建起来?工艺美术是美术史的开头,作为视觉形象,它体现了每一个时期的审美观,作为实用产品,它又反映了一个时代、一定社会阶段的物质生产和文化水平。它发展了几千年了,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何故我们连自己的工艺美术馆都没有了呢?这是我每每想起都痛心疾首的事情。我想在这里呼吁,尽快建起我们自己的工艺美术馆。”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在“经典的力量”工艺美术专题学术研讨会...
查看更多
第二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 保护和传承培训班在郑州举办
2018.08.27
地方新闻
培训班开班 裴景岭主任开班致辞 2017年2月,河南省文化厅启动“河南省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这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能使传统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更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力。为了提高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传承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水平及法律意识,提高实践工作能力,推动全省非遗保护工作有效开展,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8年8月21日至2...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6期
2018.08.27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6期:2018年8月13日—8月26日 本期信息一览: ▲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 第四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查看更多
1
295
296
297
298
299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