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09.12
论坛
项兆伦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6月8日) 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深入分享了各地在非遗分类保护、研培工作和调查记录等方面的经验和案例。大家对非遗工作和提交会议讨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稿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这里我讲几点意见。 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形成新的气象和格局  ...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性及其发展方向
2018.09.12
论坛
摘要:作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的一个创举,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基于公共目的和公共利益建设,由政府主导,利用公共资源,强调民众参与和民众共享建设成果。这使其超越单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呈现出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意义上的公共性。“公共性”可以视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根本属性。近年来,各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经在公共性维度下开展了诸多工作,在公共性理念共识、公共性的过程建设和公共性的成果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也仍存诸多不足和空白。进...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即将在杭州举办
2018.09.12
要闻
2016年在波兰举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开启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交流机制,建立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国际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国际合作。中国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共和国 2017年9月,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在中国杭州成功举办。根据论坛达成的《杭州宣言》及《中国—中东欧国家2018-2019年文化合作计划》,第二届中...
查看更多
深切缅怀单田芳先生:书接下回再难分解,口碑美谈自在民心
2018.09.13
专题报道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鹤发磁音,传奇宛在,谈笑间侠肝义胆,一举扇风云千年。书坛誉满四海,修身德艺双馨,授徒桃李满园,时代留声满怀。惊闻评书大师单田芳先生不幸辞世,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全体同仁、后辈,痛悼之情无法言说,曾记得单先生多次亲临家乡非遗展演舞台精彩献艺,更感念他临终前抱病躯接受数日抢救性记录拍摄,坚持录制口述访谈,为家乡人民和深爱他的亿万书迷留存下足慰后世的珍贵文献、影像。念兹在兹,情浓情牵,乡土眷恋,雅俗经典。世上行当甚多,唯有说书难习...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
2018.09.14
要闻
图1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海报 图2 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开幕前现场表演 2018年9月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下简称“非遗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开幕。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两大全国性节会之一,非遗博览会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非遗博览会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着重营造场景式、体验式文化互动...
查看更多
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题论坛举办
2018.09.15
要闻
图1 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主题论坛 作为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学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主题论坛于2018年9月13日下午在济南举办。国务院扶贫办、文化和旅游部相关司局及部分直属单位、各省(区、市)文化厅(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同志,以及学者、
传承人
、设计师、高校、企业和媒体代表等共百余人参加论坛。 图2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
查看更多
大方漆器:传承中的非遗技艺
2018.09.17
专题报道
9月10日,在贵州省大方县高光彝风漆器工艺制品厂,手工艺人在彩绘漆器制品 杨文斌 摄 从生漆收割、胎坯制作、工艺装饰到漆器形成,所有环节全部由手工完成,每道工序要求很高,只能靠长期从事漆器制作的师傅凭经验来完成,这就是贵州大方漆器的独到之处。大方漆器制品采用牛、羊等皮革和棉、麻、绸、木等做胎,同时采用当地优质的生漆作为原料,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以皮胎漆器为主的漆器制作工艺。如今,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方漆器制作技艺,当地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成...
查看更多
中国印刷术的“活化石”——“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8.09.17
专题报道
告别铅与火,进入光与电,人工印刷早已被机器印刷大规模取代,但在华夏大地上,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仍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走进中国美术馆的“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一幅幅笔墨简练、色彩明了的作品唤醒了这枚历久弥新的中国印刷术“活化石”。 木版水印技艺的前世今生 走进展厅,黑字红底的前言部分讲述着十竹斋木版水印的历史: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始于隋朝,完善于宋、元,明代达至巅峰。明代篆刻家、出版家胡正言发明了十竹斋“饾版”“拱花”等套色叠印技术...
查看更多
黎音不绝,传承不止——访国家级非遗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
传承人
黄照安
2018.09.17
人物
黄照安演奏黎族乐器 “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或是姑娘以箫声回答男友……”黄照安三言两语间,一幅生动传情的黎族风俗画便浮现于人们脑海。这位年过六旬的黎族汉子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
传承人
,被业界称为“黎族民间乐器大王”。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一位工作人员说:“黎族器乐的‘半壁江山’,如今都扛在他肩上...
查看更多
非遗如何传之有道
2018.09.17
论坛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恭王府博物馆举办非遗服饰秀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上海锦江乐园璀璨灯海展非遗,千年灯雕艺术碰撞现代科技。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原标题:非遗文化如何传之有道目前,我国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0万项,其中国家级的有1372项,39项非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当下,“酒香也怕巷子深”,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凝聚着先辈智慧的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宽传播渠道,让非遗...
查看更多
1
299
300
301
302
303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