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盘良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瑶族,1936年生,广东乳源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盘王节代表性
传承人
。盘良安9岁拜师学艺,13岁随师傅主持法事仪式,20岁便能独立主持整个法事仪式,系“拜盘王”仪式第十二代传人。他从事拜盘王活动六十余年,是目前广东乳源必背镇唯一能够全面掌握主持拜盘王仪式的总师爷。主要主持举办的法事仪式有拜盘王、度身、挂灯、祭祖和丧葬等。
查看更多
李学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傈僳族,1959年生,云南泸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傈僳族刀杆节代表性
传承人
。李学强1974年随祖父学习“上刀杆、下火海”等绝技,是目前全面掌握该绝技的唯一传人。他能够独立主持刀杆节,掌握刀杆仪式前举行的点花、点刀、耍刀、扎刀、竖刀杆和祭祀活动全过程,并能演唱不同曲调。1998年,其“下火海”表演在云南省第六届民族运动会中获二等奖。
查看更多
赵丕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白族,1942年生,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族绕三灵代表性
传承人
。1960年毕业于大理县文艺学校,1964年开始从事绕三灵文化活动,并登台演唱白族大本曲,有“云南民族民间音乐师”“大理州民间艺术大师”称号。他熟练掌握白族绕三灵各项祭祀礼仪以及男女对歌、霸王鞭舞、耍狮、耍龙、花灯歌舞等民俗表演活动,尤擅长演唱大本曲。现已出版专辑《梁祝配》《三出主修行》和大本曲《辽东记》《梁祝配》《蝴蝶泉》。
查看更多
唐买社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瑶族,1944年生,广东清远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耍歌堂代表性
传承人
。1978年起向本村族人前辈唐大打考公学习瑶歌,擅长演唱歌堂歌、古歌、劳动歌、风俗歌和情歌等。其演唱曲调高亢,风格热情奔放、开朗明快,有“连南瑶族歌王”的美称。儿女四人皆继承其音乐天赋,亦从事耍歌堂表演。
查看更多
刘正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35年生,广西邕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歌圩代表性
传承人
。刘正城成长于山歌的家乡,每逢节日、喜庆、婚嫁,耳闻目睹的都是老一辈歌师的山歌对唱。15岁起师从壮族歌圩第二代传人刘炳中,20岁正式成为歌师。刘正城能编擅唱,擅长触景生情、即席而歌,其艺术表现优美娴熟,完整掌握了壮族歌圩的演唱技巧。其传人目前已能登台表演,编创歌曲的技艺尚需进一步培养。代表作品有:《为情不怕水坞深》《眼看凤飞留空窝》等。
查看更多
罗周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京族,1936年5月生,2017年3月去世,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族哈节代表性
传承人
。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小跟随担任哈节仪式香公的祖父筹备哈节,熟悉祭祀的每个环节和内容。担任第七届哈亭亭长后,负责筹划组织当地哈节的大小事宜。时常整理用京族喃字书写的祭文、哈妹唱词,教授他人认喃字、念诵和唱歌,对在哈节仪式中担当各职务的人员进行培训,传承哈节文化。
查看更多
岳麻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景颇族,1941年9月生,2012年12月去世,云南省陇川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颇族目瑙纵歌代表性
传承人
。1980年拜本村龚保为师,学习目瑙歌舞,后跟随师傅多次参加目瑙盛会。掌握目瑙的传统规则和仪式程序。1989年师傅去世后,开始担任目瑙万人盛会的“瑙双”(景颇语音译。指举行目瑙纵歌活动时,带领群众舞蹈的领头人),按传统路线领舞带队,表演节奏稳健,彰显景颇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经常带领三名徒弟赴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查看更多
陆有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会代表性
传承人
。陆氏灯彩第三代传人。1954年开始学习扎灯。陆氏灯彩具有三大技艺特点:一是“形”,即造型设计独具风格;二是“色”,即大胆运用对比色,色彩美观大方,雅俗共赏;三是“普”,即易普及、易接受,使大众熟知并得到认可。曾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南京市优秀民间艺术家”等称号。设计制作的《莲花灯》于2006年被国家邮电管理局选中印制成邮票向全国发行。近十年来授徒多名,并与南...
查看更多
顾业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12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秦淮灯会代表性
传承人
。8岁随父亲学习扎灯,后又拜灯彩老艺人李桂生为师。从2001年起,连续八年承办南京夫子庙灯会。经常在中小学及大专院校讲座授课。曾赴四十多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弘扬秦淮灯彩文化。2004年制作的《云龙灯彩》获江苏省首届大阿福奖银奖,2005年制作的《秦淮娃娃闹春乐》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银奖。2013年获得“五个一批”文化人才荣誉,2017年被评为“南京面孔”、江苏省...
查看更多
石化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30年11月生,2009年4月去世,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秀山花灯代表性
传承人
。秀山花灯第五代传人。属寨踵花灯班谱系,师从第四代传人石胜鲜、石维国。12岁时学习花灯,1957年成立寨踵花灯班,常跟随灯班表演。继承并发展了祖辈的跳花灯艺术,唱腔明亮、流畅,舞姿优美,灵活多变。熟悉各种花灯打击乐器,擅长扮演旦角,能自编自导自演,并担任道具、舞台、服饰设计。创造性地将花灯二人转形式转移到八仙桌上进行表演,此后...
查看更多
1
453
454
455
456
457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