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和世先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纳西族,1942年12月生,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西族东巴画代表性传承人。东巴世家第七代传人。7岁起随父亲学习东巴绘画,至今已从艺七十年。创作东巴神像卷轴画三十五幅、木牌画一百零二块、占卜用纸牌画六十六张,图画东巴经书一百五十多本。收藏有民国以前东巴经书及东巴画百余件。常年独立完整地主持各种祭祀仪式。先后收授杨俊、和万乔、和秀山等八名徒弟,这些徒弟现已掌握东巴祭祀仪式上不可缺少的东巴绘画技艺。此外,每年到东巴画传承基...
查看更多
拉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0年8月生,四川省色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噶玛嘎孜画派)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1岁随父亲俄扎学习噶玛嘎孜画派唐卡绘制,为家族嫡传第四代传人。系统掌握噶玛嘎孜画派绘画技艺,创作成果丰厚。曾参与创作《格萨尔千幅唐卡》,代表作《格萨尔显神通图》在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广泛传播,具有较大影响力。多年来,先后培养弟子千余名,遍及西藏昌都市、青海果洛州、甘肃甘南州、四川甘孜州和阿坝州,多名弟子学有所成,尤以其子洛吾...
查看更多
嘎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又名嘎玛德来,男,藏族,1922年3月生,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昌都嘎玛嘎赤画派)代表性传承人。昌都嘎玛嘎赤画派第十代传人。8岁开始在家师教导下学习绘制唐卡艺术,受父亲嘎玛嘎赤画派第七代传人格扎泽仁的熏陶,16岁时获得唐卡画家堪布学位,并被邀请至青海绘制唐卡《苦行者》(米拉日巴传说)九幅。代表作有《八部密集金刚》等。收留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徒,免费教授唐卡绘画技艺。传授弟子近五百人,使嘎玛嘎赤画派唐卡技艺得到继承和发扬。
查看更多
米玛次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5年2月生,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墨竹工卡直孔刺绣唐卡)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刺绣唐卡世家,祖父康桑·赤列多吉、祖母格念宗巴、母亲格念卓玛等均为刺绣艺人。自幼喜爱刺绣,14岁开始学刺绣。善于绘画,专于刺绣,有鉴别旧绸缎的丰富经验,在刺绣唐卡艺术上形成独特风格。2004年起带领徒弟用9年时间绣制高120米、宽85米、总面积为10200平方米的西藏直孔绣制唐卡《噶举金锦宝串唐卡》,主尊佛像仅手就有2米长...
查看更多
交巴加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7年10月生,甘肃省夏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甘南藏族唐卡)代表性传承人。7岁起随父亲九麦学习画唐卡。作品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在着色、晕染、勾线和上色方面造诣尤深。积极参与艺术展演和学术交流活动,在甘南地区有一定代表性和社会影响力。作品《文殊菩萨三尊佛》(红卡)获文化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评一等奖,《药师佛极乐世界》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文化厅和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
查看更多
韩月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11月生,辽宁省庄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庄河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向外祖母王宋氏、母亲韩王氏和5个姐姐学习剪纸。随着技艺的精进,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捕捉灵感,进行剪纸艺术创作。习惯左手持剪,除需要精心构思的大幅作品以外,一般不需画稿而直接剪制。作品多采用圆形构图,善于运用比喻、谐音等手法表现求吉纳祥的主题,善于将传统图案格式与花卉鸟兽形象巧妙结合,具有浓郁的民俗气息。代表作有《吉庆有余》《九鱼图》《双龙汇》等。出版有...
查看更多
黄丽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8年11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泉州〔李尧宝〕刻纸)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出身于刻纸世家,幼年时即受外祖父李尧宝的艺术熏陶,开始学习刻纸技术。创作的人物图案作品兼用阴刻、阳刻手法,立意高远,造型古朴典雅,最具闽南地方特色。同时,还将刻纸技艺和泉州花灯艺术结合起来,拓展了李尧宝刻纸的艺术表现形式。代表作有《金蛇狂舞迎丰年》等。2004年获共青团中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全国乡村青年民间工艺能...
查看更多
王德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8年1月生,山东省广饶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滨州民间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自13岁起随母亲学习传统剪纸技艺,1975年拜温少卿为师学习现代剪纸构图及人物剪纸创作方法。创作剪纸完全凭记忆裁剪,图案质朴纯真、特色鲜明。作品多次获奖,并刊发于《中国妇女》《民间剪纸》等刊物。至今依然致力于民间剪纸的传承,积极参加各类传承活动,促进滨州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
查看更多
栾淑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6年3月生,山东省栖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烟台剪纸)代表性传承人。10岁开始随祖母学习剪纸,一直从事剪纸研究、创作和传承。在继承传统写实风格的基础上,注重主观表现。剪制图案惟妙惟肖、细腻精巧,发展了烟台剪纸“细”“活”的特色。《平安奥运》《龙凤呈祥》《百子寿》等多幅作品参展并获奖。2011年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称号。长期致力于烟台剪纸的传承,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七十多位传承人跟随其学习。
查看更多
李爱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4月生,河南省辉县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辉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7岁师从祖母王小丑学习剪纸技艺,12岁能独立完成作品创作。多年刻苦钻研,练就了“万剪不断”的高超技艺,剪功细腻流畅,用剪以稳、准、巧见长。创作题材广泛,多取材于山民生活,构图朴实饱满,造型生动逼真,风格鲜明独特。在表现当代社会生活方面精品频出,如反映民众幸福生活的《农家乐》系列、庆祝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千幅蝴蝶》、表现孝道文化的《新二十四孝》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