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马风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66年2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砖雕(固原砖雕)代表性传承人。1985年随甘肃临夏艺人拜玉良学习砖雕、石雕。多年潜心实践和研究,多以圆雕或半圆雕突出主题,以浮雕加以衬托,借鉴中国画表现方式并运用各种刀法,突破建筑材料的限制,使作品构图严谨、造型生动、雕工精湛、别具一格。组建的古建筑工程队,行踪遍布宁夏、甘肃、青海等地的清真寺。代表作有《孔雀戏牡丹》《海水朝阳》《百鸟朝凤》《迎客松》等。
查看更多
卜文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8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砖雕(固原砖雕)代表性传承人。1980年结婚后随岳父学习砖雕。从艺三十多年,熟练掌握砖雕制作技艺,为魏氏砖雕第四代传人。在继承砖雕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研究开发出一百余种建筑砖雕产品。所作圆雕与浮雕相结合,构图简洁明快,造型浑厚大气,雕工精细圆融。类型有仿古建筑装饰品、艺术摆件和生活用品。创建砖雕传承基地,在做好传承保护工作的同时,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固原市的特色产业...
查看更多
黄小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7月生,浙江省东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0年入东阳木雕总厂,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所制木雕古典与现代融合,巨制与小品兼擅,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在继承传统技法基础上新创了“速写木雕”“超写实木雕”“竹简式木雕”“取景框木雕”等表现形式。多次获木雕、工艺美术领域国家级奖项,数十件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2005年至2007年成功复制北京故宫...
查看更多
季天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11月生,浙江省泰顺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头雕刻(泰顺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亲、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泰顺提线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季桂芳学习木偶头雕刻。1982年至1987年,先后在温州工艺美术雕塑专修班、浙江工艺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福建省昌明玩具厂参加培训学习。1987年创办泰顺县工艺玩具研究所。从事木偶头雕刻和车木玩具设计与制作近三十年,有《仿古娃娃》《仿唐仕女》《戏剧人物造型》等多件代表作参...
查看更多
江碧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2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江加走之孙,自幼跟随父亲江朝铉学习木偶头制作,为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家族第三代传人。制作的木偶头形象丰富,构造精巧,造型优美,设色调和,纹彩美观,栩栩如生。有《白阔》等多件作品参加各类展览并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多个奖项。潜心制作之余,还致力于后继人才的培养。
查看更多
赖明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7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萍乡湘东傩面具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傩面具制作世家,为萍乡湘东傩面具第七十四代传人。通过多年学习实践,继承祖传宋代傩面具制作技艺,掌握雕刻、彩绘等各道工序,所制作的傩面具在萍乡各所傩庙占比第一,并远销国内外。根据祖传《傩面具神谱》记载,与儿子兼弟子赖光华、赖太平复制完成宋代人形傩面具四百四十尊,在中国傩面具雕刻领域尚属唯一。有《雷公》等多件作品获奖或被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收藏。积极传艺,已...
查看更多
王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9月生,上海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刻(嘉定竹刻)代表性传承人。1981年考入刚成立的嘉定县工艺品公司嘉定竹刻社,师从竹刻艺人范勋元等学习。后至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进修,系统学习雕塑与绘画技法。1988年调入嘉定博物馆,组建竹刻工艺部。2005年担任嘉定竹刻协会副会长。传承嘉定竹刻传统技法,作品人文气息浓郁,富有书卷气。代表作有《浅浮雕山水人物臂搁》《薄地阳文布袋和尚臂搁》《透雕竹林七贤图笔筒》等,《陷地刻东方朔插屏》《浅浮...
查看更多
洪建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1年2月生,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刻(徽州竹雕)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1987年中学毕业后,师承张大顺、吴辉友、王金生等人学习竹木雕刻技艺。在多年学习实践中,竹雕技艺日益精湛,技法以高浮雕见长,恢复了清中期竹刻七层高浮雕的雕刻技艺,并成功突破十二层高浮雕的技术难关,善将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结合使用。其作品捉刀稳健、行刀刚劲、构思巧妙、题材广泛、古朴典雅。代表作有笔筒类《竹林七贤...
查看更多
何华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3月生,四川省江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刻(江安竹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受其父何永志熏陶。在江安竹筷工艺厂工作期间,向江安竹簧致和派名师顾聚铭学习竹簧雕刻,向江安竹簧综合派传人赖银章学习雕刻印花筷模板,向周海云学习浮雕技艺。从艺五十多年,熟练掌握江安竹簧制作技艺,融合各家之法,创作出大量佳作;还通过调查研究,整理江安竹簧资料和图片,为技艺传承保存资料,在该领域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积极培养传承人,除传授...
查看更多
双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58年4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塑(北京兔儿爷)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民间工艺大师,北京兔儿爷第四代传承人。7岁随父亲双起翔学习制作泥彩塑。技艺娴熟精湛,表现手法夸张,造型简练生动、讲究对称、色彩对比强烈,继承并发扬了北京民间传统泥彩塑的技艺特色及艺术风格。多次参加中外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多件作品被中外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收藏。代表作有《带福回家》《连年有余》等。2000年起带徒授艺,致力于北京兔儿爷彩塑艺术的传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