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的四个“表情”    1028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 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110个被涉及的保护单位……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专有名词的不为人知,到如今各地争相申报非遗项目,珍视自己的文化遗存,应该说,在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笑容:保护成果卓著    近年来,在政府的主导和社会的参与之下,在各级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一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论坛
爱之深而虑之远                          ——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资华筠    资华筠是著名舞蹈艺术家、理论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她就提交了“关注文化生态保护”的全国政协提案。2000年她在人类学国际会议上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植被”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她的“关于设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急需增设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司局建制”以及...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在京举办     本网讯  2009年6月12日,在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演出,在北京天桥剧场成功举办。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等领导观看演出并上台与演员亲切握手,合影留念。 周和平副部长祝贺演出成功    此次演出充分展示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丰富内涵及独特魅力,汇集了蒙古族长调民歌、基诺大鼓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开幕     本网讯 6月13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汇集了全省一大批国家级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中华老字号等项目。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道宏、省政协副主席张生朝、李东玉、省政府副秘书长孟建国、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秦天行、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喻建宏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并为大展活动剪彩。开幕式由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刘宽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游”的是与非    新华社银川6月13日专电(新华社记者曹健)随着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名气大涨,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顺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破解了遗产传人生存困难以至于放弃传承问题,取得了旅游开发与保护双赢的效果,同时景区传承是否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味、一些景区为商业目的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问题,引发保护人士担忧。  专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应合理适度,不可过度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成为旅游新亮点...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 的油纸伞火了伞厂的作坊就在镇上这座百年老宅院里油纸伞在非遗节上吸引了众多都市美女 油纸伞热卖,工匠们摆九斗碗为毕六富庆功    在第二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传承了400多年的泸州油纸伞以平均每天上百把的速度被一抢而空。同时,远在川黔交界处的分水油纸伞厂那部破旧的电话也不断响起。每次操着蹩脚的普通话接完订货电话后,油纸伞制作工艺第六代传承人毕六富就焦烂了头:“咋个生产得赢嘛?”非遗节带来的如潮订单没有让老毕高兴起来。差点濒于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藏地“非遗”:矿物颜料 创造西藏的色彩    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而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急需保护留存和延续的状况。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整理过程中重要的资料提供者和手艺传递者,如果失去传承人,就意味着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断裂与消亡。拉萨市古艺建筑总公司位于东孜苏路东边的尽头,在这里,一些掌握不同技艺、掌握不同物质材...
查看更多
论坛
(文化观察)苗族舞蹈变霹雳舞 民俗为何变了味儿?一些申遗项目经过层层改造,变得面目全非 人民网记者  董  阳    6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在上海徐家汇公园举行展演。图为中学生展演脚踏棉纺车纺纱技艺。  劳 任摄   6月13日是中国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各地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越来越大,申请非遗的热情也方兴未艾。但是,在这股热潮中,一些地方对非遗项目或随意改...
查看更多
论坛
吕少七日谈:释永信的“富”与原生态的“穷”关键词:文化遗产日、释永信、原生态、贫穷、文化遗产保护吕绍刚        【介绍】《吕少七日谈》是人民网文化频道2009年6月推出的一档每周文化观察类评弹栏目,每周推出一期,周一更新。每期由人民日报记者、人民网文化频道特约评论员吕绍刚以“锐利、雅趣”的风格观察一周文化时事,不事张扬,但求能为中国文化发展的足迹留下些别样的纪录。      从2006年开始,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    今年文...
查看更多
论坛
鲁迅欲踏倒的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老艺亡后继乏人,绝不止是传承人个体的悲剧。悲剧的深层次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国人对待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认识态度出了问题。对文化价值观出现的倾斜和误判如不矫正,将危及国家文化主权。     反省现代化:让文化激进主义回归理性     “都是些封建糟粕,要在过去都是要大加批判破除的。现在能让它...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