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其他新闻
 让非遗在“迈步走”中焕发青春   进入9月,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在全国铺开,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的关注度再次升高。   经过此前的两轮申报,我国已有1028个非遗项目、1488名代表性传承人列入国家级名录,显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   非遗是中华民族无价的艺术宝藏。如何更好地保护这笔财富,让它们焕发青春、世代相传?这是各界始终关心的问题。在9月7日至8日召开的“中国·承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国际论坛”上,专家学者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当生产成为呐喊:第三届“非遗保护”苏州论坛侧记      王老吉凉茶创造出价值上百亿元的品牌,非遗真的能转化成生产力吗?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竹刻技艺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弱势遗产如何突破市场困境?生存在夹缝的土家族织锦重新走进现代人的生活,是否回归生活本位才能赢得收益?  9月11日至1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专家学者以及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代表共百余人,齐聚“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就近两年来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传承人为中网完成“中国之杯”       国宝级大师集体创作、生动运用中国历史文物元素诠释中国韵味,2009年中网冠军奖杯“中国之杯”日前集体亮相        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全面升级至亚洲最顶级的综合性网球赛事,中网赛事做出了诸多焕然一新的改变以匹配新地位,其中重拳之一即为赛事量身打造全球独特的中网奖杯“中国之杯”。金瓯永固杯、子龙鼎、爵、鱼龙盘等中国传统文物名器结合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图案纹饰,铸就了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美观而又独特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专家热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9月11日至13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以及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正在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代表约150人就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  入选"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录项目最多国家“世界遗产”38处 居世界第三      近日,国新办就我国文化建设60年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2006年5月、2008年6月,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028项。2007年――2009年,文化部先后命名了三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羌族4个文化生态保护...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杨秋玲辞世 杨秋玲  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批表演人才之一、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秋玲9月12日在京逝世,享年72岁。  杨秋玲1950年入中国戏曲学校学习,师从王瑶卿、程砚秋、华慧麟、赵桐珊等名家,习演青衣、花衫、刀马旦;1958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京剧院四团任主要演员,并得到首任院长梅兰芳的关怀和指导。  1959年,杨秋玲以优美动听的唱念、细腻传神的表演、干净利落的开打,在《杨门女将》中成功塑造了巾帼英雄穆桂英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老字号"内联升"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收"开山门徒"        9月16日,,北京老字号“内联升”举行主题为“传承未来”的大型拜师活动,内联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凯英正式收徒,此举旨在加快培养一批工艺水平高的技师,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扬。图为内联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凯英(右二)在给徒弟讲解布鞋制作工艺。新华社记者公磊摄内联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凯英(左)在指导徒弟制作布鞋。新华社记者公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叶龙天安门前首舞走近参加联欢晚会的谈家三代  长兴百叶龙  本网资料    本网编者按:百叶龙发源于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一带,它反映了中国传统龙的精神,寄托着百姓对吉祥升腾的期望,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百叶龙舞蹈表演时的显著特点,是荷花于瞬间突变成龙,这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意境,将中国传统的舞龙转化成龙舞,形成完美的舞蹈程式。2006年6月,百叶龙被国务院宣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月,百叶龙第4代传人谈小明被文化部...
查看更多
论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谭  宏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价值,经济价值是其重要的一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研究其特点,探索其转换机制和转换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解决的对策,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为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可以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手工艺资源保护周若愚    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 人们往往重视遗产传承方式、成果和传承人的保护, 却对这一切赖以生存的资源保护不足。主要原因是资源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 文化” 范畴, 而涉及利用土地、矿产、动植物资源的广大社会生产部门。而这些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很难在一个高层次上达到平衡。于是, 在目前混乱的状况中,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最坏的事实“ 保护” 的结果竟然是对资源的加剧破坏。资源匾乏以至于消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