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4   星期五   农历六月初十    
搜索
专题报道
这几年,“非遗+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二者结合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同时具有一种活态属性。 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生产和生活,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如果停留在文化展陈层面,就丢掉了其生活和生产的原本属性,也就失去了契合市场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就是一种生活体验,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与衣食住行也高度关联。 我国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20年12月,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项目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0年,甘肃省各级文旅部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着眼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进非遗宣传展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黄河流域非遗传承弘扬等重点任务,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狠抓落实,社会反响热烈,非遗传播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显著。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显非遗人责任担当 通过陇上非遗公众号,刊发《致全省广大非遗工作者的一封倡议书》《陇原非遗传承人好样的,抗击疫...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月29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2020年河南非遗“十件大事”,这些大事的背后,凝聚着2020年全省非遗工作者用奋斗的汗水践行初心和使命。具体如下: 1.“太极拳”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0年12月17日20时35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宣布,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类第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河南省第一个牵头申报列...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国际上第一个高度承认“社区参与”必要性的文化遗产条约。“社区参与”的地位上升,归功于1999年教科文组织与史密森尼学会在华盛顿召开的“赋权地方与国际合作:对1989年《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的全球评估会议”。这一会议还进一步确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的定义以及将优先纳入公约文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范围和内容,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从这一会议入手,梳理公约成型过程,探讨“社区参与”如何在此后...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年初,国内多地报告新冠肺炎本土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根据国家要求,现阶段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是18岁至59岁高风险和可能高传播人群。那其他年龄群体当前该如何更好地预防保护?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减少人员聚集等措施,不少人想到了中医药。像这样的“江湖救急”,中医药人见怪不怪,但其中折射出的问题却不容一笑置之:中医药什么时候成“替补”了?中医药文化需要“刷存在感”了?中医药文化传播怎样才能“落地生根”? 中医药文化内涵挖掘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个世居少数民族用智慧创造各美其美的特色文化,民歌、银饰、蜡染、刺绣等构成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已演变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元素,“非遗+”多样化融合也日渐成为各地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近年来,贵州省大力进行非遗的保护和利用探索,通过打造“非遗+”新模式促进非遗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 “非遗+旅游” 文旅牵手互融互促 在贵州,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并非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景宁畲族自治县隶属于浙江省丽水市,是全国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街道的墙面,校园的走廊,街边的小店……在畲乡,随处可见畲族特色文化。畲族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据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文物和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项莉芳统计:“全县有21项省级以上的非遗项目,39项市级非遗项目,109项县级非遗项目,包括畲语、畲族民歌、畲族传统体育、畲族彩带编制技艺、大际罐制作技艺(畲祖烧)、畲绣等。” 囿于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今日立春,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意味着春风送暖,万象更新。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四川省民俗学会承办的中国“二十四节气·立春”暨四川省“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民俗活动线上展演于今日在各级网络平台同步推出。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现场...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今日立春,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意味着春风送暖,万象更新。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四川省民俗学会承办的中国“二十四节气·立春”暨四川省“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民俗活动线上展演于今日在各级网络平台同步推出。 点击图片进入活动现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沙坪湘绣的绣娘们在绣花 近日,“全面小康·非遗赋彩”2021年非遗过大年第四届湖南非遗新春博览会在湖南省文化馆落幕。3天时间内,51位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带来的展品销售一空,销售额达60万元。新的一年,销售火爆的非遗产品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湖南文化和旅游市场开了个好头。 进军电商领域 为助力精准扶贫,近年来,湖南省不断推动非遗项目全面进军电商领域。 第四届湖南非遗新春博览会首次...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