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1   星期三   农历四月廿四   
搜索
专题报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强调:“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深刻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坚定的文化自觉、高度的文化自信、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就中华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
查看更多
学科建设
2021年2月,教育部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后,兰州文理学院结合自身师资以及多年来在非遗专业方面的研究成果,成功申报了非遗专业,并在2022年9月开始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生的培养。 一、申办过程 兰州文理学院有非遗专业的申办基础。在2021年之前,教师就主持多项与非遗相关的科研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生态视域下的甘肃民间故事研究”(2013)、甘肃...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2024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点,从7大方面明确全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系统性保护中更加“活”起来,绘就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生动图景。 2023年,江苏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围绕弘扬非遗当代价值...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11日,文化之美——2024·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伏羲文化广场开幕。 开幕式上,青海花儿《河湟花儿香》、少林功夫《武韵》、绛州鼓乐《鼓韵龙腾》、四川清音《竹雕》等非遗节目精彩上演。本次非遗展演,共有来自4个省的39个非遗项目(动态展演节目23个、静态展示项目16个)、590位非遗传承人参加。今年的展演活动突出“文化之美”,着力用生动活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展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魅力。 据悉...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春到华夏,时盛岁新。全国两会胜利召开,奋进号角再次吹响。3月1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秦皇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长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成员单位、长城新媒体集团协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秦皇岛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山海关区人民政府执行,秦皇岛市城发集团、秦皇岛市政集团、山海关区第一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支持的“盛世龙腾 山海同庆——2024‘二月二’老龙头全国舞龙大会”集中展演精彩上...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阳春三月,百花争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魅力非遗人·巧手庆三八”主题活动,以独特的方式庆祝第114个国际妇女节的到来。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由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策划和组织,旨在向女性传承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她们度过一个充满欢乐和意义的节日。 活动现场 当天,“百花迎春·向非遗传承人致敬”活动环节邀请了全省11名女性...
查看更多
——就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代表委员这样建议
要闻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记者采访时,部分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就进一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更好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话题提出意见建议...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数量、质量都具有十分丰厚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筹建以来,关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一直在不断讨论和深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应在遗产学研究的主体结构上,面向多学科交叉属性与发展优势,明确学理基础、学科范畴、学术方向;厘清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目标,总结学科建设内涵,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才培养要面向当前社会需求,以产出为导向,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高度...
查看更多
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成新湘:以科技赋能非遗项目创新发展 当前,众多非遗项目在努力创新产品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的同时,积极探索更丰富、多元的保护方式,其中,与科技的结合为非遗插上了翅膀,让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光彩,呈现全新的时代感。 以湘绣为例,在研发、生产、销售、保护、展示、宣传等环节都有与科技的融合。研发环节,与工业设计、纳米材料、轻科技相结合,刺绣指纹笔记本、蓝牙音响等产品让人耳目一新;生产...
查看更多
要闻
糖画、面人儿、葫芦烙画,有温度的手工艺品唤醒美好记忆;中幡、落子、黄漕飞叉,琳琅满目的曲艺、游艺演出营造热闹氛围;扒鸡、油茶、泸州老窖,美食美酒香气扑鼻……春节期间,来自21个省区市的200余个非遗项目、近千名非遗传承人及表演人员相聚河北廊坊,共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主办的“龙年非遗大集”之约。 赶集、逛庙会是中国人沿袭已久的迎接农历新年的独特庆贺方式。本届“龙年非遗大集”的举办地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香河县国安第一城。在这处古香古色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