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观察
专题报道
连续5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94个曲艺项目、492位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在山东济南各大剧场、书场、社区、景区和学校进行了128场惠民演出,惠及群众3.7万人,同时创下3000多万次的微博话题阅读量、4787万人次的直播观看量…… 这是9月10日在济南落幕的“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提交的一份“成绩单”。其实,一串串数字不仅体现出此次曲艺周活动的覆盖面之大、影响力之广,更折射出当前我国曲艺类非遗的传承活力正在不断增强、存续状态正在得到...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42期:2019年9月2日—9月15日 本期信息一览: ▲ 2019年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非遗+扶贫”专题培训班在河北丰宁举办 ▲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济南举办 ▲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
查看更多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举行民族大联欢
要闻
9月12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炎黄广场举行,全国56个民族、近万名运动员和嘉宾齐聚黄河岸边,共享文化盛会。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郭卫平宣布民族大联欢活动开始,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运动会组委会执行主席喻红秋致欢迎词,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徐立毅主持启动仪式。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重要活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核心阅读 随着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社会各方面对非遗的传承发展给予很大支持。 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不同非遗项目的保护发展还需要解答各类问题。 2019年是粤剧、南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格萨(斯)尔》等25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有40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查看更多
图集
编者按:9月6日至10日,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泉城济南举办,集中展示近年来曲艺类非遗项目保护成果。本次曲艺周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131个曲艺项目、492位传承人参加演出。5天时间里,这些传承人在山东省会大剧院、百花剧院、山青剧院3个专业剧场,以及相关书场、社区、景区和学校,共开展128场惠民演出,惠及群众3.7万人,为泉城市民献上了精彩的曲艺大餐。 通过这些演出、交流和研讨活动,充分展示了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激...
查看更多
访谈
编者按:2019年9月6日至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来自全国的131个曲艺项目参加活动,共同推进曲艺类非遗保护和传承成果全民共享。 全国非遗曲艺周期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就曲艺项目的保护实践、贯彻落实《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以及未来规划展望等问题,对参加本次演出活动的部分老、中、青曲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6日下午,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传统游戏、方言走进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向联合国教科文各成员国展示了海南对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来自海南的7名传承人现场演示了纺染织绣,数百件来自海南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精品惊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展览还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形式立体展示了非遗保护成果。联合国教科文副总干事曲星出席了展览开幕式。 曲星副总干事与...
查看更多
要闻
9月10日晚,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泉水大联欢(闭幕式)在济南百花剧院举行。在泉水大联欢的欢腾之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落下帷幕。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胡雁、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廷琦、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强、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桂英、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毕筱奇出席闭幕式,并为非遗传承人代表颁发了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参演证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这是最好的时代。听论坛、上展览、参加比赛……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朱二奴连日来参加了好几项“青绣”相关活动。 今年53岁的朱二奴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从她懂事起母亲就教她传统刺绣手艺。在青海,大到嫁衣,小到鞋垫,都是女性自己绣制。朱二奴没有想到的是,这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和技艺,如今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了青海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的文旅品牌。 朱二奴加入了“青绣”行业协会,成为了省级传承人,成立了“青绣”公司,带领十几位邻里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探索如何平衡世界遗产保护、非遗传承和经济发展,自2017年起 UNESCO在石林启动了撒尼刺绣可持续生计试点活动。项目下举办的多次刺绣培训班、设计赛事、文化交流和宣传推广活动已让210名当地绣娘和刺绣从业人员直接获益,其中87%为女性,总辐射人数达到3400人。通过撒尼刺绣的活化利用,以创意促进非遗传承和经济发展,为减少贫困、提升妇女经济和社会地位、增强当地社区文化自信、构建可持续的遗产地社区做出了贡献。在项目的推动下,石林县目前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