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立夏
搜索
李建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1月生,陕西省洋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洋县悬台社火)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悬台社火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组装社火的行家里手。受家庭影响,从小喜爱悬台社火,精通悬台社火锣鼓的音乐套路,对悬台社火的游演锣鼓和阵地表演锣鼓有较深的造诣。积极对传统社火进行改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大胆设计组装四层社火,使演员、道具层层衔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视觉效果更加奇险、刺激、巧妙。脸谱化妆得到父亲李俊芳的真传,解决了在游演过程中补妆...
查看更多
孙书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4月生,河南省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浚县民间社火)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酷爱背阁抬阁艺术。1957年起师从父亲孙玉花学艺,掌握背阁抬阁架子及其他道具的传统制作技艺、传统表演节目及套路。顺应时变,对传统架子及其他道具制作进行大胆革新,把人工十六抬、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大架改装成轮式大架,省去多达百人的人力抬架,使抬阁更平稳、更安全。在表演艺术方面,率先提出“画戏妆、穿戏箱、演戏剧人物”的整套方案,创作出《茶瓶记》《杀庙...
查看更多
吕春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45年5月生,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本溪社火)代表性传承人。父亲吕松林是当地较有名气的社火艺人。9岁随父学艺,习练武生行当,亦称“武身子”。17岁进入本村社火队,在社火活动中饰演主要角色,逐渐掌握完整的仪式规程。扮相英俊,武打套路多,招式连贯,动作精准,刀、棍、枪等兵器样样精通。因年事已高,现主要从事传承工作,组织和指导本村社火队恢复社火活动的传统套路和程式,促进本溪社火的保护和传承。
查看更多
赵志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8月生,山西省榆次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南庄无根架火)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热衷于民间社火表演,中学毕业后利用节庆假期跟随父亲赵义及其他老艺人系统学习南庄无根架火的制作技艺。经过三十多年的不间断实践,在挖掘、保护、传承南庄无根架火古老技艺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还致力于发现和培养年轻人才,向他们无偿传授技艺,带领他们参与各种节庆会展活动,并在孝义、介休、阳泉等地举办架火工艺展示和焰火表演,使南庄无根架火成...
查看更多
杨凤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3月生,河北省井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社火(桃林坪花脸社火)代表性传承人。6岁开始跟老艺人苏来喜学社火。10岁随社火队在本村和邻村进行正式表演。因表演技艺好,多次被评为优秀演员。2000年被桃林坪花脸社火队推荐为师傅。在学习继承老艺人赵明城、赵县、赵儒云、苏来喜社火技艺基础上,勤学苦练,全面掌握花脸社火的脸谱造型及武术套路,并进行了创新。还同赵喜文一起将全部技艺传授给下一代。每年举办和参加花脸社火活动,多次获得各级文...
查看更多
戴水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3月生,江西省修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丰花灯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舅公曹治火影响,喜爱全丰花灯,中学时代跟随长辈学习演唱。1976年退伍后到全丰镇中学教授音乐,同时跟随舅公学习演唱、演奏和花灯制作,熟练掌握全丰花灯生、旦、丑演唱技能,二胡、笛子、唢呐等花灯演奏技能,以及灯彩手工编扎技能。整理全丰花灯资料,将其编入中学音美教程,主编出版《全丰花灯》。组织编排的全丰花灯节目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并多次获奖。所收花灯演唱、器乐演奏...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6年3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瓦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族麦西热甫(新疆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刀郎麦西热甫世家,受家族熏陶,酷爱麦西热甫表演艺术。十几岁开始学习刀郎麦西热甫,是第五代传人,现已从业四十多年。较完整地掌握刀郎麦西热甫舞蹈的规律,尤其擅长即兴表演,是现有刀郎麦西热甫艺人里面为数不多的舞蹈家之一。掌握该艺术的内涵、功能,且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经常在文化馆、学校和民间举办演出,影响较大...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9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代表性传承人。青年时拜师学艺,熟练掌握麦西热甫活动中的整套技艺、规则。多才多艺,不仅会表演麦西热甫,还会演奏刀郎手鼓、刀郎热瓦普、卡龙琴等刀郎麦西热甫不可缺少的乐器,鼓、弹、唱、跳等技能精湛高超,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充分体现出麦西热甫传统文化精髓。曾应邀参加国家、自治区各类文艺晚会,并多次获奖,在同行和群众中有很大影响力。在三十余年的传承生涯中,共...
查看更多
王世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月生,甘肃省秦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女娲祭典(秦安女娲祭典)代表性传承人。先后主持秦安县常坪堡惠泽王祠祭祀活动,秦安县上袁村泰山庙、北山寺、陇城镇西番寺的法事活动,天水市第一届、第二届女娲祭祀公祭仪式,秦安县陇城镇历届女娲祭祀民祭仪式,以及庄浪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等地的各种民间祭祀活动。参与主持宁夏、陕西、青海等省部分地区的民间祭祀活动。持有祭祀仪式所需的鼓、铰、锣、铙、钹等法器及《早坛功课经》《晚坛功课经...
查看更多
张乃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3月生,河北省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女娲祭典代表性传承人。师承陈书廷,在1938年至1940年其师傅主持曲峧村朝拜女娲的民间祭祀活动期间,学习掌握了女娲祭祀仪式仪程,学会了纸扎道具技艺,了解了值社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其后接替师傅主持1941年至1964年期间的娲皇社,指导了2003年至2007年一年一度的民间祭祀女娲活动。在继承传统祭祀仪规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祭祀音乐、鼓点,对女娲祭祀音乐进行修改,使之更符合祭典活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