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张青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12月生,山东省金乡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落子代表性传承人。16岁拜代永庆为师,天资聪颖,勤奋刻苦。18岁之后,常年在鲁西南、皖北、苏北等地流动演唱,表演技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表演风格粗犷强悍,具有浓厚的鲁西南地方特色。绝活是每到热闹当口,常将手中的大铜钹高抛两三丈,猛转身打个飞脚接住再唱,节奏不乱。代表作有《夸大蒜》《三八二十三》等。培养出李明金等一批山东落子青年演员。
查看更多
王桂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9年1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林调代表性传承人。1943年师从武林调艺人胡长根,后随师加入武林调的行会组织春秋社。1955年参加杭州曲艺实验组。1958年,加入杭州曲艺团。嗓音高亢,行腔遒劲,代表性传统曲目有《玉连环·花圆咏诗》《珍珠塔·见姑》《秦香莲·宫门》《岳母刺字》等。曾多次参加浙江省和全国性演出。1958年,赴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并参加中国曲艺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获得荣誉奖章,受到国...
查看更多
徐春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6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京白局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进入南京白局剧团,师从白局艺术家纪鑫山、聂少庭。1970年剧团解散,又跟随左邦运、梁汉臣、吴鸿祥等艺人学艺,坚持搜集整理传统白局曲目,保留并掌握大量传统白局曲牌唱段。音色洪亮,行腔婉转,表演细腻,擅长塑造人物。完整继承了南京白局唱白结合和吐词行腔的传统演唱技巧,在传统唱法基础上创新了“改良剪剪花”“新川心调”“快板满江红”等曲牌。1985年至2003年...
查看更多
白明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10月生,陕西省清涧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北道情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陕北道情,是当地闻名的歌王和秧歌伞头。演唱曲调借鉴并吸收了秦腔、眉户、碗碗腔和陕北民歌等音乐元素,唱腔高亢明朗,热烈奔放。表演动作轻盈活泼,舒展大方,富于变化。代表曲目有《毛红跳墙》《十万金》《闹书馆》《翻身道情》等,发行了陕北民歌白明理MTV专辑。常年坚持开展陕北道情传习活动,现已成立三家陕北道情传习所,辅导道情爱好者五百多名。多次在国际学术交流会...
查看更多
叶吉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10月生,重庆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扬琴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958年进入重庆市曲艺团,1960年师从李德元学习四川扬琴。潜心钻研川渝两地扬琴名家唱腔,借鉴京剧、豫剧、川剧、黄梅戏等剧种精髓,一人可多角色变声演唱,男腔刚,女腔柔,表演细腻、声情并茂,丰富了四川扬琴的花腔演唱技巧,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2002年,参演的《雾都明灯》获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2007年,参演的《月光下的水仙》获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
查看更多
童双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7月生,2021年5月去世,浙江省宁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脚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49年进入杨笑峰创办的“滑稽训练班”学艺,并拜杨笑峰为师。1951年参加蜜蜂滑稽剧团,拜姚慕双、周柏春为师。1960年随团划归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继承姚、周“热捧软逗”和书卷气的流派,吸纳朱翔飞幽默滑稽的特色与袁一灵的“妙语连珠”,形成自己的风格。传承独脚戏精品十五个,新创作独脚戏八十余个,探索编演“歌颂型”独脚戏,《唱...
查看更多
雍开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4月生,江西省萍乡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萍乡春锣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59年考入萍乡市湘剧团,次年拜萍乡春锣演唱老艺人荣孝善为师,开始从事春锣演唱。2004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称号。2009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突出贡献曲艺家荣誉称号。2013年萍乡春锣《法中有情》获河南省文化厅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宝丰马街书会全国曲艺邀请赛一等奖。2014年萍乡渔鼓《老阿姨》参...
查看更多
付群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12月生,湖北省团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75年,特招到应城县革命文化工作队,正式登台演唱湖北大鼓。1980年,考入湖北省曲艺团。后经曲艺名家徐国华、蒋敬生力荐,拜陈谦闻为师,学演中长篇传统大鼓,始终活跃在湖北曲艺舞台。代表作有《告状》《一盘冬瓜》《人民调解员》《四菜一汤》《三婿拜寿》等。2009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60年全国优秀中青年曲艺家称号。致力于湖北大鼓的表演、整...
查看更多
范寿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8年3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讲古代表性传承人。原为厦门广播电台资深编辑,闽南语底蕴深厚,后潜心收集相关史料,以闽南古今英雄人物、知名人士事迹等题材为主,运用丰富生动的闽南方言,创作、演播厦门方言讲古。自1991年开始,活跃在各大广播电台的讲古场上。此外,他还十分注重讲古及闽南文化的延传,编撰出版《厦门讲古》等图书,出版《闽南话歌谣》光盘三千张,为《闽南讲古》《闽南童谣》等动漫作品配音,参与编写电视宣传片《临海听...
查看更多
陈祥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9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明南词代表性传承人。12岁考入宁波市戏曲学校曲艺班,学唱四明南词,兼学扬琴伴奏,师承柴彬章、俞长寿。熟练掌握四明南词演唱及乐器伴奏技艺,尤以扬琴见长,有“死谱活奏”的绝技。编撰出版专著两部,搜集保存了一批珍贵曲种资料。组织演出队开展传承活动,擅长演出《珍珠塔》《玉蜻蜓》等传统书目。在学校开班授艺,培养了青少年表演骨干。2009年被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等机构评为首批浙江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