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2年3月生,2013年11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医药(维药传统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父亲玉苏普阿訇学习维吾尔医药学理论和经验,8岁开始参与药物加工。1963年进入和田县维吾尔医医院后,师从拜阿布都拉大毛拉、吐尔地穆罕买提阿訇、依明尼亚孜阿訇、库尔班阿訇等著名维吾尔医学专家,系统学习维吾尔医药学。1975年调到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后,向阿不都力依米提玉苏普阿吉、艾买提阿吉等著名维吾...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1年10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医药(木尼孜其·木斯力汤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1976年起在和田地区维吾尔医医院从事维吾尔医临床工作,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擅长治疗风湿病、白癜风、痤疮、皮肤瘙痒症等各种皮肤病,高脂血症、脑梗塞、血粘度增高、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胃胀、腹胀痛、胃性头痛、气虚引起的牙痛等疾病。发表《高血压的维吾尔医诊疗经验》等数十篇文章。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维吾尔...
查看更多
余惠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10月生,云南省楚雄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医药(彝医水膏药疗法)代表性传承人。16岁开始先后师从徐天鹤、李金斗和先启等老彝医,学习彝医药。系统掌握彝医水膏药疗法等技艺,实践经验丰富。致力于彝医水膏药疗法研究,参与多项彝族医药研究项目,分别获得省、自治州科技进步奖;参加编写出版彝族医药专著三部,在国内彝族医药研究方面有一定影响,2008年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向徒弟杨国卉、何春荣、刘本玺、余秋红四人传授彝医水膏药疗法...
查看更多
杨华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52年8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医药(回族汤瓶八诊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回族汤瓶八诊疗法第七代传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三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自幼跟随第六代传人父亲杨耀钧学习回族汤瓶八诊疗法。在四十多年的研究实践中,不断挖掘完善回族汤瓶八诊理论体系和操作技艺,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技术手法多样、细腻、精巧、平实、准确,诊疗强调全身的整体性把握。2003年...
查看更多
张宝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46年9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医药(张氏回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第三代传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二届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自幼随父亲张氏回医正骨疗法第二代传承人张成仁学习张氏回医正骨疗法,深得真传。从事回医正骨医疗工作五十余年,以回医药、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家传回医正骨方法为特色,博采中医正骨各家精粹,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反复实践、总结...
查看更多
龙玉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35年11月生,2016年8月去世,湖南省凤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医药(癫痫症疗法)代表性传承人。13岁起跟随父亲学医,全面继承和发展了苗族医疗技术的医疗理论、药性理论。后经过长期临床治疗积累,把疾病分为三十六症七十二疾,对症下药,方法多样。1953年至1962年在柳薄乡(拖排公社)卫生院任苗医,后自己独立行医直至过世,始终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服务宗旨,服务范围以凤凰、吉首、花垣、松桃等县市为主,治病不分尊卑贵贱亲疏...
查看更多
包金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39年6月生,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医药(蒙医正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个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师从叔父包玛沙,是蒙医正骨疗法第四代传承人。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创立以“三诊、六则、九结合”为精髓的蒙医正骨学。“中国蒙古族奇特医术正骨疗法”“现代科学对祖传蒙医正骨技术的研究”“祖传秘方旭日图乌日勒”等十六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获奖。“单人相推法”等六项...
查看更多
雷雨霖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9月生,2020年1月去世,河北省三河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中医药文化(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代表性传承人。1940年进入西鹤年堂药店做学徒,在斗房学习中药材汤剂和饮片的蒸、炒、炙、煅,在丸药房学习制作丸、散、膏、丹和吊腊皮、摊膏药、露露水等工艺。传承鹤年堂传统宫廷配方和制药技艺,掌握细料及套色工艺流程。在传承传统基础上研发鹤年九宝、鹤年养生茶、鹤年御膳酒、鹤年堂法制黑豆、沐春茶、乾元膏等产品,指导徒弟研发养生制品百余...
查看更多
占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6年5月生,西藏自治区仁布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药炮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出身于藏医世家,祖父是西藏日喀则有名的藏医大师。5岁时随父亲和叔父接受藏医启蒙教育,背诵藏医基本知识。12岁时正式被拉萨“门孜康”(拉萨藏医天文历算学院)录取,系统学习藏医药和天文历算等内容,接受正规的藏医药教育,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担任西藏藏医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以丰富的经验授徒传艺。主编有《藏医药目录学》(藏汉英版)等...
查看更多
张玉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12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张氏骨伤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主任中医师,张氏骨伤疗法第五代传人。18岁师从其父张氏骨伤疗法第四代传人张绍富学习中医骨伤技术,全面继承父辈的一整套治伤接骨技术,完善张氏骨伤疗法理论体系。主编《张氏骨伤诊疗技术》《张氏正骨复位与外固定技术》,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任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终身名誉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第十届、第十一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