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当珍批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7年5月生,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陶器烧制第七代传人。出身于制陶世家,1977年随父亲格玛定主学习制陶。从艺四十余年,2005年创办香格里拉龙巴汤堆黑土陶有限责任公司,以公司加农户带动全村致富。成立土陶研究室和藏黑陶制作技艺传习所,长期开办陶艺培训班,免费为村民授艺。致力于抢救和保护传统工艺及新产品研发,开发各种独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生活用具、藏族宗教用品和雕花装饰工艺品...
查看更多
李荣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6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曾拜汪宝成为师学习景泰蓝制作技艺,学成后以自身技艺传承弟子近百人。掌握掐丝上下掰活成型技法、传统花纹掐制技法、一丝制花鸟、一丝制万字、龙穿云凤穿花等技法绝活,复原了皇宫珍品的掐制和点蓝技法、珐琅料秘方配制。作品造型新颖,纹样独特,既不失传统又大胆创新,如《青云锦袱瓶》《景泰蓝舍利塔》等。从艺五十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为京东工艺品有限公司总工...
查看更多
高庆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11月生,河南省西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宝剑锻制技艺(棠溪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宝剑锻制技师,宝剑锻制技艺第九代传人。1969年师承父亲高西坤,在父亲言传身教下,学习铸剑技艺。1987年创建西平县棠溪宝剑厂。2004年,组建西平县棠溪剑业有限公司。历经半个世纪,把技艺发挥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在向年轻人传承技艺的过程中,经常置身车间言传身教,已带出一批骨干力量,并系统整理了铸剑技艺文字资料《铸剑技艺三章》。二十多年来...
查看更多
王业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5月生,甘肃省永靖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铁冶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生铁冶铸技师,生铁冶铸技艺第十八代传人。自幼酷爱铸造,小学毕业后,刻苦钻研铸造工艺,深得先祖工艺的真谛。自1985年办厂以来,对古城王氏铸造技艺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对传统的手工做法加以改进,将传统画技与现代浮雕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产品做工更加精细,画面生动形象,动静交融。产品品种多样,风格独特。主要有各种铜、铁佛像,大钟,宝鼎,磬,云板,宝塔式香炉,圆、方龙柱宝...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74年12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木舒克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土陶烧制技艺第四代传人。6岁开始学习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深入研究并掌握备土、和泥、闷泥、揉泥、造型、上釉、烧制、加工等所有工序所需的全套技艺,也是该地区为数不多的坚持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传承的从业者。所烧制的陶器造型丰富,富有独特的表现力和鲜明的个性。
查看更多
彭善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0年7月生,湖南省永顺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吊脚楼营造技师。自幼跟随师傅学习土家族吊脚楼建造技艺。20岁便独自掌墨,独立设计,并在实践中博采众长,吸收古代建筑精髓。修建出的吊脚楼造型独特,结实耐用,美观大方,形式多样。联合设计建造的九重天巧夺天工,在整个建造过程中不用一钉一铆,叠起九重十二层,堪称土家族建筑史上的奇迹。在湖南张家界、龙山农车、永顺老司城,湖北恩施,重庆彭水、武隆景区,贵州松桃...
查看更多
万桃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56年2月生,湖北省咸丰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吊脚楼营造技师。出身于土家族农民家庭,自幼对手艺兴趣浓厚。1970年前后随外祖父屈胜学习木匠手艺,从“打圆货”(即做木盆、木桶等)开始,逐步掌握木工技艺,并参与土家吊脚楼的营造,至20岁时基本掌握了各种营造技艺。在长期的修房造屋过程中,深得其中要诀,尤其在营建吊脚楼前,都是先打腹稿,按照房主意见构思出房屋雏形,再选择上好材料。作为掌墨师,善于将民俗...
查看更多
杨贵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1月生,山西省代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雁门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雁门民居营造技师。出身于木工世家,自幼随父学习木工技艺,17岁就能独立承建民间住宅,成为撑尺师傅,特别是维修古建筑的技术,在周边地区首屈一指。所掌握的木工建筑技艺,包括扇股麻花挑角技术及工艺、传统多层建筑梁架结构起重运料安装技术及工艺、明清古代建筑彩画塑像技术及工艺等等,既体现出传统建筑文化中坚固、实用、省料、美观的特点,又融合了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要求,在...
查看更多
梅相靖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6月生,福建省福鼎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福鼎白茶制作技师。出身于茶业世家,自小随父辈梅毓芳、梅毓厚、梅毓淮等人学习培育白毛茶苗及制作白茶。制茶传承祖辈,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主要程序包括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两种形式,制茶的工艺程序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特性。改良了白茶制作原料,现在所制白茶大量采用自己栽培的茶树良种。经过多年的培养传续,已将梅氏一家的制茶技术传至本族子孙手中,梅山派...
查看更多
祖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6年3月生,北京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古书画临摹复制工作,1979年进入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书画临摹工作,师从冯忠莲学习古书画临摹技艺,并得到刘炳森、金仲鱼、陈林斋、刘玉等人指点。临摹复制唐卢楞伽《六尊者》、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李公麟《维摩演教图》、元赵孟《高逸图》、明陈洪绶《荷花鸳鸯图》、清袁江《蓬莱仙岛图》和陈枚《月曼清游图》等作品。撰写论文多篇,主持《古书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