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家学者齐聚贵州研讨非遗系统性保护
专题报道
“尽情唱歌朋友说我心直率,喜欢我唱我就唱开怀……”近日,当如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划过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的夜空,伴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优美的旋律,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歌声中落下了帷幕。 本届非遗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单位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展开了深入研讨。 活起来:构建系统性保护生态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通过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福建木偶戏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交流及推广活动。 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20年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内容逐步了解和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文化元素广、内容多,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10个类别中,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基本包含了民间美术的相关内容。民间美术研究的侧重点在于“美术”,注重的是美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及审美性等特点。可以说,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角度相互...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最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榜上有名,是广西目前唯一入选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据了解,最初的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由原文化部2012年底批复设立,位于广西河池市,保护范围为河池市全境,其空间布局结构定为“核心区、次核心区、延伸区”。核心区为东兰县、南丹县、天峨县;次核心区为巴马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延伸区为金城江区、宜州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传承非遗是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举措。流传在桂西南边境地区左江流域的壮族天琴艺术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学、艺术学、历史学价值,而要挖掘其价值就要深入研究其弹唱使用的民间文献(用古壮字书写)的内容,这就使得对这些用古壮字书写的民间文献的翻译与出版传播显得很有必要。 传承宝贵精神财富,彰显民族文化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28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兰州组织召开甘肃省2020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验收通查会,邀请兰州大学、兰州文理学院等院校的非遗领域专家成立通查验收工作小组,对全省2020年度4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开展通查评议。 近年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试行本),指导甘肃省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7月28日,内蒙古艺术研究院(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召开“2020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自评估”会议。应邀前来的专家、艺术研究院业务人员及委托记录工作第三方公司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内蒙古艺术研究院研究室负责人叔嘎拉主持。 会议伊始,叔嘎拉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记录工作的有关情况,告知了评估规则和相关要求。参与评估工作的专家有原内蒙古电视台副台长额尔德尼(高级编辑)、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扎格尔、内蒙古艺...
查看更多
要闻
盛夏时节的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草原,水草丰茂,风吹草低,牛羊时隐时现,一派悠远辽阔的风光,这里同时也有着深厚的非遗文化,无论是扎鲁特版画、科尔沁皮雕画、蒙古族传统乐器,还是乌力格尔、科尔沁刺绣等,都见证着草原之根与文化的传承。 7月29日,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的第二届非遗数字论坛在扎鲁特旗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新活态’”,旨在通过数字技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社会传播和全民共享,加强全社会对非遗的尊...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我国传统手工艺以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方式,以保持技艺传承的完整性和生命力。而今,随着社会发展,工艺传统必然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一些传统技艺式微。研究我国传统手工艺发展中制度性的规律,传承是手工艺嬗变的重要因素,由此,笔者用4年的时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跟踪访谈,调查传统手工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状况,并针对不同传承类型进行分析,探寻传承对于传统手工艺风格的影响,为形成有效的传承机制提供科学参照。 【关键词】传统手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湖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开展专题学习,着力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提升非遗保护数字化水平,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更好推动湖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推动湖南的影响力传播力,推动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扎实做好系统性保护 非遗根基愈加坚实 湖南非遗资源丰富,四级名录体系完备。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1人;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段时间,记者观察到多地非遗产品销量持续走高。据了解,更多游客表现出对非遗产品由衷的喜爱,为此乐于慢下来、留下来,尝试更独特而深刻的文旅体验。 款款走来 神采非凡 提起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数“一团和气”。作为桃花坞木版年画经典图式,其采用圆形构图,造型突出。“我们的木版年画不是只在年节畅销,而是一年到头都有热度,近期我们还收到不少‘一团和气’的订单。”桃花坞木版年画乔麦年画工作室相关负责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