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搜索
论坛
【摘要】清水江中上游苗族刺绣的文化基因显见于技法、纹样、结构要素,其形成离不开绣娘群体的身体实践。身体实践过程有着对技艺的承续和记忆的再现。绣娘们在长期、反复的生产和创作实践中形成对苗族刺绣的使用惯习,并逐渐内化为身体记忆,成为苗族刺绣独特的文化基因。同时,绣娘们技艺经验的积累,在视觉化过程中促进了刺绣纹样的转化和程式化,以二接式、三接式、中心式、T型式、层级式为特点的图式,都凝结着世代相传的文化价值与智慧。 【关键词】苗族刺绣;文化基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8日开幕的“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在举办地山东省潍坊市引发热烈反响。潍坊退休教师赵卫忠表示,看过展陈之后,感觉非常震撼。特别是沿黄地区的非遗现场展演,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看到“不同的风土人情”,感谢相关部门的好策划。 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到了关键节点。做好传承保护等基础工作同时,非遗项目的活力如何充分迸发?与现代生活怎样实现接轨?山东进行多年探索,并实践出“融入生活、扮靓生活、回馈...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8日,“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暨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在山东省潍坊市启幕。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活动以“讲好黄河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展览分“大河上下·奔流入海”——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锦绣齐鲁·应运而生”——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染绣与服饰精品展两大板块,共有来自沿黄九省的183个非遗项目、280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8日晚,由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隆重开幕。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庄兆林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有关领导,湘鄂赣皖四省文化和旅游厅、四省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以及非遗传承人、非遗工作者出席开幕式。南昌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广明致辞,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梅亦讲话...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金秋九月,桂子秋风,盛会当下。随着杭州第19届亚运的脚步临近,多彩非遗也刮起了“亚运风”,9月8日上午,2023浙江省“非遗薪传”传统体育展演展评活动颁奖典礼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传统表演艺术厅举行,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张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任郭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书记、副主任吴延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9日,迎亚运“非遗有我”2023浙江省非遗讲解员评选活动赛前培训会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本次赛前培训会是本届迎亚运“非遗有我”非遗讲解员评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手们带着满满的“干货”筹备决赛。 当天上午,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选手参观了这座可感、可视、可品、可赏,可体验的展馆。从地下一层到地上四层,选手们不仅欣赏了做工精美的非遗展品,更是从展品故事中感受到了非遗中的温度和情感。不少选...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考察江苏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及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9月8日,由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美在美食”首届江苏非遗美食节“周末夜市集”活动在江苏省文化馆一楼悦美空间启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江苏省文化馆馆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的主体是人民,非遗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好、培养好传承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网络,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9月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敦煌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及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传承人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交流非遗保护经验做法,探讨非遗传承发展的路径举措...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刺绣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符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汉族为主体的22大绣种,和以蒙古族、满族、黎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17大绣种,都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典籍和实物互证,可以发现以汉族为主体的蜀绣、苏绣、湘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与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黎绣、壮绣、蒙绣、堆绣、花毡等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