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大暑
搜索
(甘文旅厅通字〔2022〕53号)
地方新闻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荐申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 (甘文旅厅通字〔2022〕53号)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省直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有关规定,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席地而坐,腰带缠于腰间;双腿伸直,紧踩经线木棍……在海南省五指山市通什镇番茅村的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所内,刘香兰正在编织黎锦作品。综杆提花、断纬织彩,复杂的技巧编织勾勒出精美的花纹图案。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代表性传承人,40多年来,刘香兰始终专注于黎锦技艺的传承和推广,不断打破传统、开拓创新,让传统技艺黎锦编织焕发新生机。 海南黎族织锦,是我国早期的棉纺织品之一,源于黎族妇女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线上线下共话非遗传承与世界共享 “非遗文化是世界共同的财富,非遗大师对话,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人与物的交流。衷心希望这种交流可以不断延续,也欢迎大家在疫情之后可以更多来到意大利,与我们的民间工艺人进行交流对话。当然,如果可能,希望下次对话活动能在意大利举行……”意大利中国“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梅毕娜如是说。 9月19日下午,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之2022丝绸之路非遗大师对话在西安举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5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2年8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17270,其中省级非遗活力值为5457,地级市非遗活力值为6279,县级市(区)非遗活力值为5534。 总...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非遗+科普”,让广西青少年“爱上非遗” 9月15日,广西青少年科学荟“爱上非遗”科普展在广西科技馆拉开帷幕。主场活动以“喜迎二十大科‘荟’未来”为主题,整合了航天科普、天宫课堂、创新发明、非遗作品等众多内容和资源,展现“科学+”的无限可能。 启动仪式现场 广西青少年科学荟活动(原广西青少年科学节)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文明办、教育厅、科技厅、共青团广西区委联合主办,广西科...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日前,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规范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细则》共计14条,包含《细则》制定依据、适用范围、评估方式、原则、评估指标、工作程序、评估结果等,自2022年9月19日起施行,有效期为5年。 《评估细则》重点结合青海省非遗保护工作实际,注重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中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是在总结评估工作经验基础上,对标以往评估工作中...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 9月14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正式开馆,“如意甘肃·乐享非遗——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同时开展。 展厅现场以甘肃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为重点,对全省14个市州最具特色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展示,是展示甘肃省非遗保护成果、传播本土非遗文化、讲述甘肃非遗故事的生动窗口。 展厅由序言和“滔滔黄河万古流”“悠悠厚土一脉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艾草惠万民,柳编富全镇,茶砖销四方……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正在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市场渠道。当然,也有少数项目传承后继乏人、产品销量尴尬等问题待解决。 一方艾草惠万民。在湖北蕲春,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蕲春艾灸疗法,小小艾草撑起了一条产业链,2021年相关产业产值达80.8亿元。 一条柳编富全镇。程河柳编是湖北省级非遗项目,“柳编之乡”湖北省襄阳市程河镇开发了多种柳编产品,带动3000多家农户参与生产制作,已形成“商会+公司+基地+农...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图像学意义上的壁画相对于史书文献中带有作者视角与认知的文字记述,更显示出其自然、写实、描述的特点,某种意义上更具客观、真实的性质,凸显出其历史的真实性价值。笔者实地考察桑耶寺康松桑康林殿绘有藏戏的壁画,结合藏文文献《桑耶寺目录》中的记述,认定桑耶寺康松桑康林殿藏戏壁画并非1200年前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时期的作品,而是绘制于1937年下半年,距今仅有85年的历史。壁画内容也为当年桑耶寺及附属建筑康松桑康林殿维修、重建后举行的开光庆典活动...
查看更多
论坛
由王文章主编,吕品田、罗微、李荣启任副主编,全国5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文化干部历时5年,鼎力合作,联袂编纂的中国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大辞典》)于2022年1月由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出版。全书收录辞条6636条,共计约320万字。其知识信息蔚为大观,理论概括科学准确,印刷装帧优质精美。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项崭新成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