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0   星期四   农历六月十六   小暑 小暑
搜索
地方新闻
原标题:十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亮相,呼吁保护和传承“川菜烹饪技艺” 7月2日下午,国家级非遗项目“川菜烹饪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 此座谈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四川旅游学院、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主办,四川省旅游宣传促进中心、四川省美食家协会等协办。10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整齐亮相,在现场签订了传承协议,并向全社会发布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川菜烹饪技艺”保护与传承倡议...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97期:2022年6月20日—7月4日 1.王晨出席中医药法实施5周年座谈会并讲话 2.十部委联合发布文件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 3.《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实施 4.甘肃发布《甘肃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深化推进中国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四川历来重视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在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还通过与时尚和生活的“超链接”,为老手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绣花针拿下国际订单 2021年3月,外交部发言...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十部门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努力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通知提出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主要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传统工艺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纵横之间,人文风物织嵌其中;正反穿梭,时光印记淌过针尖。柔软布匹,纤纤丝线,见证时空斗转。印染织绣,古老技艺沉淀至今,成为时代宝藏。 6月28日至7月1日,2022年(第二届)海南锦绣世界文化周在海口举办。作为本次文化周活动的重头戏,在海口会展工场开设的“锦绣世界——2022年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绣印染技艺精品展”,汇集全国优秀传统织绣印染技艺精品,设置锦绣情缘、锦绣海南、锦绣生活、锦绣时尚4大主题板块,融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
查看更多
(黔文旅发〔2022〕22号)
通知公告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黔文旅发〔2022〕22号)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厅直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多彩贵州文化特色,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黔文旅发〔2022〕22号)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厅直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彰显多彩贵州文化特色,坚定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和《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
查看更多
(黔文旅发〔2022〕21号)
通知公告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 (黔文旅发〔2022〕21号)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乡村振兴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乡村振兴局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 (黔文旅发〔2022〕21号)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乡村振兴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部署,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基于大运河沿线省(市)相关非遗保护研究机构的实地调研,选取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非遗展厅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筹建亲历者的角度和视野,提出大运河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需满足相关性与适应性观点,通过对“曲艺芳华”“梨园花雅”“影偶妙肖”内容单元展陈构思的阐述,分析展陈过程中形式设计、展品组织等相关环节呈现的问题及经验,总结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路径,予非遗展陈同行以参考。 【关键词】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口头表演类非遗;展陈实践...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