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旅消费数据...
2021.11.09
地方新闻
2021年11月5日,四川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主持召开文化和旅游厅2021年第30次厅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文旅消费数据监测、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安排等工作。 会议传达学习了11月3日省委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11月3日、4日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议精神,通报了厅直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暗访督导情况。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让大运河文化流淌起来
2021.11.08
专题报道
一条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连贯了万千市镇。在这条宝带上,浙江杭州临平区的古镇塘栖,扼水路要道,承千年文明,如璀璨明珠镶嵌在大运河最南端。徜徉塘栖镇独特的水上街市,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灿烂的非遗文化在时光里获得新的生命力,愈发欣欣向荣。 在塘栖镇,种桑养蚕的历史非常悠久。源自塘栖的清水丝绵以水净漂清而得名,是丝绵中的上品,其在唐代时已远近闻名。2008年,清水丝绵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
查看更多
陕西:借力体育盛会 展现非遗风韵
2021.11.08
专题报道
▲非遗
传承人
梁平安和他的体育题材葫芦作品 近日,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残特奥会”)在西安闭幕。本届残特奥会于10月22日至29日在陕西西安、宝鸡等地举行。而在一个多月前,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简称“十四运会”)同样在以省会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多地举办。此次残特奥会与十四运会同城同年举办在国内尚属首次。值得关注的是,以非遗展现西安文化魅力,借体育盛会更好地弘扬、传播陕西优秀传统文化,从
传承人
到各...
查看更多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的通知
2021.11.05
通知公告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深度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评选工作。经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确定“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进校园的探索与...
查看更多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的通知
2021.11.05
地方新闻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的通知 各市文化和旅游局,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深度融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启动了2021年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评选工作。经各地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确定“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系列公益活动进校园的探索与...
查看更多
依武而传:广东醒狮的武术性传统及其城乡传承
2021.11.04
论坛
【摘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之所以形塑武术性传统,源于宋代以后武技型狮舞的南传与民间化。清代禁教抑武时期,广东习武群体以寓武于狮的方式延续尚武传统。清末民初以后,醒狮背负唤醒国家国民之使命,因能展示尚武精神而获得承认。以广东佛山为中心,依托文献梳理、田野访谈进一步分层考察可见:清代至民国时期,城镇、乡村的醒狮传承具有不同形貌。前者依托行会、武馆狮会以及寻求互助的手工行业劳动者而持续传承;而后者不管是依凭武馆拳社还是仰仗“迷童...
查看更多
山东:黄河沿线风光美,乡村非遗气象新
2021.11.04
专题报道
黄河在山东流经9市,处处皆风景。浩荡的黄河水日夜流淌,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其中的点睛之笔,是以非遗民俗为核心的文化资源。过去几年,山东将推动黄河沿线乡村振兴与当地非遗项目活化有机结合。一方面,对黄河岸边非遗进行系统挖掘保护,打造品牌;另一方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传统技艺创新传承,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地处黄河下游的齐鲁大地,全力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领域走在前头。 务实保护,让举措有的放矢...
查看更多
非遗援疆的“国家行动”
2021.11.04
专题报道
▲“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场 展览开始前,就有观众早早在外等候,有人专程从其他区县赶来观展,希望与非遗
传承人
建立联系……近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引起了热烈反响,5天展期内现场参观者超过2万人次,线上直播浏览量达5000万人次。 19个对口援疆省市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与新疆本地非遗同台,展览上一幕幕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带来了令人...
查看更多
一片茶叶里的非遗援疆情
2021.11.04
专题报道
“还是那个亲民的价格,还是那个醇厚的滋味,还是那种明亮的汤色。手里端一碗茶,心里就很踏实!”在“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新疆老人格力提尼专门带7岁的小孙女来到湖南展区,品茶之间还讲了许多人与茶的故事。离开前,老人买了四大块传统茯砖茶,还选购了一批包装精美的“小砖”,说要赠给亲友。 一边是洞庭湖畔的鱼米之乡,历史上因茶置县,一边是天山雪水浇灌的丝路明珠,自古无茶不欢。在湖南,采摘下来的鲜叶经过杀青、初揉、卧堆...
查看更多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12月1日起施行凸显十大亮点
2021.11.03
专题报道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2021年9月29日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12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七章、五十六条,从非遗保护宗旨、工作原则、非遗调查、非遗项目认定、非遗传承与传播、非遗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条例》内容全面,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凸显十大亮点。 亮点一:坚持守正创新。《条例》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结合青海实际,立足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升系统化、整体性保护水平,加大...
查看更多
1
312
313
314
315
316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