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2   星期四   农历八月十一   秋分 秋分
搜索
地方新闻
9月27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夏文化馆(宁夏非遗保护中心)承办,银川市西夏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协办的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培训班在银川市西夏区镇北堡镇贺兰山漫葡小镇开班。来自全区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馆、非遗中心、保护传承基地(工坊)、项目责任保护单位、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实施单位、部分旅游景区负责人,国家级、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保护研究专家代表等共150人参加培训。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明霞出席开班仪式...
查看更多
人物
非遗是我国璀璨文化长河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中医药蕴含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辩证思维、系统化认知,更是一代代中医药传承者毕其一生潜心探索的结晶。 国家级非遗项目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道教宗师叶法善(616年—720年),其秘方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秘传,对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武义寿仙谷中药炮制技艺真正成体系传承是从清光绪年间的武义郎中李志尚开始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爷爷,这个是花瓶吗?您是用什么材料编的呀,我可以学一学吗?”在第16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非遗展区,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熟练地把柳条编成形态各异的造型,吸引许多观众围观。 这位白胡子老爷爷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沭柳编山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进邦,通过博览会这个平台,他把临沭柳编制作技艺带到义乌,让大众感受非遗魅力。 “临沭杞柳栽培和加工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种独特的非遗技艺。”杨进邦说,“像这种比...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和维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理念下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获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形成国际潮流,并取得巨大成绩。伴随着专业化、系统化的非遗保护工作的展开,中国学界也针对这一热点现象和相关问题开展了学术研究,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发了对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兴起和发展与民间文艺学、民俗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传统学科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厘清其与这些学科(特别是民间文艺学、民俗学)之间的关系,对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百年遇鉴 第16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非遗生活馆正式亮相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根据“百年百艺——庆祝建党100周年浙江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总体安排,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传统文化生机活力,实施非遗展示体验工程,促进非遗传承发展,2021年9月25日至27日,第16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非遗生活馆...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新生代传承人群是非遗传承的主体之一,也是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中坚,其传承实践能力是非遗能否保持生命力的关键。为提高广州非遗新生代传承人群的展览展示能力,讲好自身故事,提升广州非遗展示自我与宣传的能力,培养展览人才基础,根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双方战略合作五年工作规划,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于2021年9月24日至29日在北京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举办“广州非遗策展人才研培班”。 名家汇集...
查看更多
论坛
2015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这些相关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引起了非遗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作为文化传承路上的接力者,为了“传承好老祖宗的技艺”,非遗工作者一“钻”就是几十年、一守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职业学校开设非遗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大非遗师资队伍培养力度”……读完日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全国政协委员田静很激动:自己的建议在文件中得到体现,履职尽责的劲头更足了! 田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水紫陶烧制技艺云南省代表性传承人,她17岁学习紫陶烧制,2009年带第一批徒弟,2018年成立紫陶技能传习中心……十多年来,她以公益培训的方式教授上百名贫困地区青年和农村妇女学习紫陶制作技艺,带领群众增收致...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它承载着历史记忆,也延续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非遗保护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非遗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更是开启了中国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时代。 为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