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04   星期六   农历八月十三   
搜索
地方新闻
“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在上海图书馆启动 2月17日(大年初六),“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在上海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举行启动仪式暨首讲开讲。 今年是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上海图书馆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我家住在雪峰村,青青松竹,袅袅炊烟……山里人民勤劳勇敢,致富路上齐奉献……”每天清晨,村歌《我家住在雪峰村》都会回荡在湖南怀化市会同县高椅乡雪峰村。近几年,雪峰村深挖盘活红色、古色和绿色文化资源,吸引了各地游客,激活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动力。 近年来,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融合,文化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扎实成效:贫困地区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和“送王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0年12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 在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杜郎口镇董庄村中堂画技艺传习所,小学生在学习临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堂画作品 (摄影:赵玉国) 中国非遗保护运动肇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单位,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于2020年下半年开始,策划拍摄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全套纪录照片,围绕着16位掌墨师的营造实践全面、系统地记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及习俗。全套摄影成品超过400张,风格写实,成片精美。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技艺、仪式、传承、发展、成果进行纪录式呈现及传达。 今天,这套耗时半年多拍摄、沥尽主创团队心血的作品将作为我们献给广大市民与非遗爱好者的新春礼...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天上线的是《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的第二单元《匠心的传承》。 侗族工匠的营造工艺,靠口传身教,世代传承。在掌墨师的传承谱系中,有父子,有师徒,有家族式的传道授业,也有工场里的团队协作。优秀的掌墨师在建造和修复建筑的实践中,可以培养大批学徒。这些继承者们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成为传承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新生力量。‍ 在历史上侗族没有文字,为了更好地传承建筑营造的工艺,侗族工匠创造了一批独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床上用品四件套。(摄影:银小雄) 邵阳蓝印花布制作的鞋子。(摄影:银小雄) 罗沙沙在进行刮浆。(摄影:刘飞) 在2018年的第124届广交会上,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员工与外商洽谈、合影。(摄影:罗沙沙) 2019年在湖南崀山举行的环球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上,邵阳蓝印花布服饰成为模特的展示服装。(摄影:蒋路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新春走基层·品年味说变化】 春节期间,铿锵有力的鼓乐剧“威风锣鼓”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震撼上演,一群身着红装的演员动作整齐划一,气势慷慨激昂。夜幕降临,活灵活现的鱼灯舞又为台儿庄古城增添了新看点。演员们手举鱼灯,时而蹲下时而跃起,鱼灯闪耀仿佛变成了跳跃的鱼儿,摇头摆尾,自由游弋,引发游客们的阵阵喝彩。 独杆轿、舞龙、高跷、竹马会等社火巡游演出穿梭于古城中大街小巷,造型各异的民间艺人都亮出了拿手绝活。火龙钢花、柳琴戏、皮影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积极推动全省“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活动开展。春节期间,安徽多地纷纷推出“云剧场”“云展播”“云阅读”,以及在线举办的“村晚”活动。在这场丰盛的文化宴席中,传统非遗项目通过“云端”得到精彩展现。 2月6日,“非遗好物 云享生活”——2021淮北市首届“非遗产品年货节”直播活动在淮北市传媒中心绿金淮北客户端,以及官方抖音号、快手号等平台同步开展,现场进行非遗技艺展示、展演。据了解,直播间共上架文昌宫小磨香油、临涣包瓜、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贴年画,曾是多少家庭经年不变的传统。灶王门神,喜庆孩童,木版年画无处不在,宅院的角角落落都充盈着年画演绎的吉祥如意。 作为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杨柳青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时代在变迁,年画得传承。在以年画驰名的天津杨柳青古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矢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了让“就地过年”的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尽享年味,我省多家单位通过政企联动、商旅文联动等方式,借助网上直播、云上展厅等形式,在线上打出“组合拳”,让大家饱眼福、享口福、晒幸福。 文化大餐品晋味儿 2月开始,我省多家博物馆、图书馆陆续推出新年特展与社教活动,并利用数字资源、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开展多彩的线上活动,让广大群众在线上享受内容丰富的晋味儿文化大餐。 足不出户即可观展。晋祠博物馆通过MP4全景VR视频技术,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