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杨光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42年10月生,贵州省从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师。23岁开始学艺,师承吴仕仁,勤于钻研,深得师傅赞许。出师后逐渐独立掌墨设计鼓楼、风雨桥。多次组织并参与邻县侗族村寨鼓楼花桥的修建,经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代表自己独特风格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修建过近二十座鼓楼、风雨桥,代表作品有高增下寨鼓楼、上寨鼓楼、建华鼓楼、银良鼓楼等。修建侗族民居近一百栋。收徒多名...
查看更多
杨求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63年10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初中毕业后在家自学木构建筑营造技艺,25岁正式跟随杨明安师傅学艺。两年后出师,开始独立建造侗家木楼、鼓楼、风雨桥等。作为掌墨师,多年来共建造了六座大鼓楼、两座风雨桥。代表作有八江归洞鼓楼、布央风雨桥等。一方面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推向各地,一方面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了杨能辉、杨云清、杨永素、杨福玉等弟子。
查看更多
胡家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11月生,江西省南昌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1958年入建国瓷厂学习陶瓷成型工艺,1962年应征入伍,1968年回建国瓷厂从事行政管理。1976年起学习柴窑陶瓷烧炼,先后师从冯宽生等把桩师傅,从一伕半逐步升至驮坯,1984年升任最高技术岗位把桩师。1999年退休后到古窑瓷厂工作。2008年起,担任古窑民俗博览区把桩师,先后参与营造了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清代镇窑等,并带头组织复烧。已授...
查看更多
钟彦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5月生,江西省龙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1967年开始学习房屋建造维修技能,曾随师傅李美光学艺。1970年以后,独立承接房屋建筑和围屋维修工程,至今已近五十年。其间加强学习与创新,掌握了卯榫、斗拱、夯土墙、河卵石砌筑等围屋营造技艺,采用电镀木材做旧法,成为围屋营造的样板。要求严、标准高、用料好,坚持结构不变、尺寸不动、栋梁不移,维修了莺龙围、乌石围等近十处建筑。近年来...
查看更多
薛林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8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出身于建筑世家,父亲薛福鑫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1967年,跟随父亲及大伯薛鸿兴学习瓦工、泥塑、砖雕等技术,擅长古建屋脊(龙吻脊、哺鸡脊、哺龙脊等)砖雕门楼,各种形状的漏窗、泥塑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等。曾参与负责沧浪亭大修、西园湖心亭大修、拙政园大修、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钟介福药店修缮等工程。修缮...
查看更多
段银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白族,1975年4月生,云南省大理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白族扎染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白族扎染技艺第九代传人。出身于扎染世家,1989年入周城民族扎染厂工作。从艺三十余年间,熟练掌握白族扎染技艺,搜集整理了三十多种传统扎花技巧,丰富了扎染的花色、纹样。每年定期到省内高校授课。2014年自筹资金创办白族扎染文化博物馆。作品清新素雅、韵味独特。《杨枝观音》《飞天》壁挂被云南省博物馆、大理市档案馆收藏。
查看更多
张晓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8年2月生,四川省自贡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扎染技艺(自贡扎染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1990—1993年在自贡市毛巾床单厂设计室工作,培训扎染技工。1993—2006年在张宇仲民间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设计、制作,搜集、整理扎染相关资料,积累了一批中国古代民间扎染资料成果。通过研究,将扎缬技艺分为五大类百余种扎缬技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扎缬、染色方法及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并编写《自贡扎染技艺》,详细记载了自贡扎染数...
查看更多
王月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57年6月生,贵州省安顺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蜡染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受到祖母与母亲的影响学习蜡染绘画技术,从点蜡花开始,逐渐掌握画蜡技艺。经过多年钻研,蜡染技艺大进,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凭着对蜡染艺术的敏锐触觉和敢于创新的个性,创新性地将蜡染绘画技艺提炼,创造出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蜡板画,使蜡染技艺进入了全新的领域。积极开展苗族蜡染技艺培训和教学活动,以收弟子和以老带新等方式在蜡染生产中传承蜡染技艺,已有一百五十余人出师...
查看更多
杨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苗族,1966年10月生,贵州省丹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蜡染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自幼学习苗族蜡染技艺,能够独立完成制作从老人那里传袭下来的古老图案,还独立研发更新、挖掘出具有本地文化内涵及特色的苗族传统文化产品。蜡染作品体现了本民族本支系的历史文化,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多次应邀到香港、台湾地区和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开展苗族蜡染技艺展示。在当地创办蜡染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加社员管理模式。现有社员四百余名,是带领当地妇女共同...
查看更多
刘新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2月生,湖南省凤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刘家蓝印花布第五代传人。师从父亲刘贡鑫(刘大炮)。印染工艺讲究,做工精细,构图巧妙,寓意深刻,色彩单纯鲜明,风格清新淡雅,代表作有《凤戏牡丹》《金鱼戏莲》《吉庆有余》《双鱼福寿》《吉庆丰收》《八宝生辉》等。作品远销东南亚,多次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民间工艺品大赛,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查看更多
1
636
637
638
639
640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