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彭佐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8月生,河北省滦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唐山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参加滦县皮影社,学唱皮影小旦,1958年考入唐山专属实验影社,拜著名皮影戏老艺人方春荣为师,又拜高荣杰为师。1979年任唐山皮影剧团副团长。擅长皮影小旦行当,兼擅青衣、花旦、刀马旦,取各前辈之长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能够塑造不同性格、不同情感、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刀马旦如《邵玉兰救夫》中的邵玉兰,音调高亢,清脆利落,力度较强;青衣如...
查看更多
路宝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0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北京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父辈学习北京皮影戏表演和皮影制作,是北京西派皮影路家第五代传人。1980年进入北京皮影剧团,历任演出队队长、团长等职。皮影戏表演细腻传神、动作干净到位,皮影雕刻制作刀口利落流畅、色彩古朴淡雅、行刀不拘形式。1992年获全国皮影木偶调演优秀表演奖。2005年获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优秀表演奖。2009年赴欧洲参加“魅力北京月生,月生,非物...
查看更多
陈先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3月生,贵州省平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顺地戏代表性传承人。8岁时与陈先章等人开始学习地戏唱腔,后又先后向前辈杨锡成、王周贤学习动作和地戏基本原理。20世纪80年代,已熟练掌握剧中老将、少将、文将、武将、女将等人物的动作、唱腔等。从2001年起在天龙旅游公司演出,向地戏学员和地戏爱好者传授地戏唱腔、动作等各种技艺,现已有徒弟四十余人,并在安顺天龙少儿地戏队成立后被当地文化部门聘为顾问,有“神头王”的美誉。收藏有地戏面具近...
查看更多
杨朝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3月生,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仡佬族傩戏)代表性传承人。仡佬族傩戏第九代传人。自1986年从事傩戏表演以来,苦练傩戏唱腔“九板十三腔”,对傩戏特有的罡步也踩得很准。擅长演奏各种傩戏乐器,能熟练运用师刀、牛角、海螺、月斧、关刀、竹卦等傩戏法器,擅长表演山王、二郎、将军、土地等多个角色。注重搜集自古传承的科仪本、剧本等宝贵资料,并汇集成册,珍藏有数十面傩面具以及各种法器、神案等必备的道具等。现持有...
查看更多
王太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3月生,湖南省临武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临武傩戏)代表性传承人。临武傩戏第十六代法师传人。自幼随师父肖忠惠学习唢呐、二胡。1976年随父亲王本佑学习傩戏布法、音乐、打击乐及表演。通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全面、精确地掌握了临武傩戏的布法、扮神、演奏等技能,成为临武傩戏的核心人物,挖掘、收集、整理和推介临武傩戏,全身心投入到申报县、市、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工作中。近年开办培训班,手把手传授傩祭、傩戏、傩舞...
查看更多
聂满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966年9月生,女,汉族,湖南省沅陵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沅陵辰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82年开始拜师学艺,全面继承了全邦准、全从主、全明思等傩戏前辈的演艺绝学,对上刀梯、下火槽等传统技法有着独特研究。通过参加傩戏表演培训、与同行切磋学习,不断提高表演水平。表演多次由各级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并作为湖湘傩戏文化学术研讨会的文化交流项目在众多中外学者面前展示。所演出的傩戏《姜女下池》《买猪》等已被载入《湖南地方文史丛书》中的《辰州傩歌...
查看更多
龙景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47年2月生,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侗族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89年开始拜师学习侗族傩戏,在师傅侗族傩戏传人龙子明的言传身教下,刻苦练习,承学跳梅花、跳半梅花、跳大圈、踩洲形等舞步,掌握了“咚咚推”锣经,全面继承了侗族傩戏的基本技艺和表演艺术。表演台词流利,唱腔优美,舞步纯熟。先后跟随师父和师叔龙开春在全国各地参加演出,在本县乡镇及周边地区表演近四百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其中一些优秀作品受到国内外专...
查看更多
邓玉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1年8月生,湖北省恩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恩施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开始学习傩戏,先后师从老艺人邓超祥、邓超海、梅云卿。1959年正式登台演出,1980年组建红土乡大河沟村傩戏表演团。从艺六十余年,熟练掌握了傩戏正八出和斜八出全套内容,无论是约十五万字的大、小剧本,还是生、旦、净、丑各个表演行当,以及三十余种傩戏唱腔,均熟记于心、样样在行,且动作古朴粗犷、变化性强,戏剧表演功力深厚。精通锣、鼓、钹、唢呐等各种...
查看更多
唐茂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3月生,安徽省贵池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池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88年邀集当地傩戏艺人成立了山湖村傩戏会。带头捐款,筹资购置了傩戏、傩舞表演用具,并于当年参加傩戏、傩舞演出活动。此后,被推举为山湖村傩戏会“年首”,组织一年一度的傩事活动。较好地继承和掌握了该宗族傩戏演出活动的技能,在历年傩戏的演出活动中,能胜任多种角色,一直起着“多面手”的作用。尤擅司鼓,鼓点灵活多变,能恰到好处地配合演员的动作,默契到位。先后授...
查看更多
凌凤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5月生,山西省曲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任庄扇鼓傩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跟随村里的老艺人学会了不少民歌小调。结婚后,因恪守傩戏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不能亲身参与扇鼓傩戏的表演。但经耳濡目染,不但熟练掌握了傩戏的祭拜仪式,还学会了傩戏的所有曲目表演。虽然年事已高,但对扇鼓傩戏有着深厚的感情,与丈夫许世旺一直保存着《扇鼓神谱》及响刀、麻鞭等道具,为学术专著《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提供资料,并且...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