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搜索
王世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4月生,河北省乐亭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昌黎民歌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乐亭皮影戏、乐亭大鼓和莲花落的熏陶和影响,对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1960年起拜老艺人曹玉俭为师,学唱昌黎民歌,从此走上了学习、演唱、传承和传播昌黎民歌的艺术之路。不断吸收昌黎地方戏曲的精髓,使昌黎民歌得以创新发展。能熟练演唱《绣灯笼》《捡棉花》《茉莉花》《正对花》等众多地方特色突出的昌黎民歌。多年坚持参加文艺演出,开展讲座,深入多所院校演唱和进行讲授...
查看更多
庄明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12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北管代表性传承人。1938年,师从本村北管老艺人学习北管技艺,为山腰埭港村的第四代泉州北管传人。演奏既保留江淮民歌的明朗幽雅,又加入闽南及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乐声遒劲朴实,颇具个性。曾多次参加省、市及国际文化交流演出活动并获奖。致力于后继人才的培养,积极投入泉州北管音乐的抢救性保护,主动协助北管乐曲的搜集、汇编工作。
查看更多
陈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11月生,福建省安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现为泉州市南音研究社音乐顾问、泉州市南音艺术家协会顾问、《中国泉州南音集成》民间艺术家委员会委员,自幼习南音,10岁由陈绍良先生启蒙,12岁师承永春弦管名师林庶烟先生。通晓南音上下四管乐器,擅长琵琶,弹奏的姿势、手势、线路、指法规范,指力到位,节奏准确,速度适中,音色纯清;精于南音乐器制作,制作的琵琶、三弦、洞箫、二弦、拍板被福建省博物院收藏。至今已教授学生四百余...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0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刀郎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15岁起跟随当地有名的刀郎木卡姆弹唱大师买买提·吐地开始学弹刀郎热瓦甫,学唱刀郎木卡姆,能完整唱奏九套《刀郎木卡姆》。2001年至今培养了多名弟子,2005年起任新疆艺术学院民间音乐艺术兼职教师。获得了多项荣誉称号,参加了很多重要的演出,2005年曾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演出团赴法国参加文化艺术节交流活动。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4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7岁开始向父母学习木卡姆弹唱,15岁开始向当地木卡姆艺人西尔买买提、孜克力·艾力帕特尔学习音乐相关知识、十二木卡姆和伊犁民歌,1972年到新疆艺术学校进行了系统的音乐学习。能弹唱伊犁十二木卡姆全套曲目,熟练掌握拉克、恰比亚提、姆夏吾热克、乌夏克、潘吉尕、纳瓦、吾孜哈力七套木卡姆。弹奏乐器继承前辈弹法,指法准确,段落清晰;演...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36年2月生,2018年8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十二木卡姆)代表性传承人。墨玉县有名的木卡姆其(擅长木卡姆者),能演唱墨玉县流传的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五套木卡姆,尤其是它们的琼乃额曼(系列叙咏歌曲、器乐曲、歌舞曲)部分。演唱曲调优美、抒情,还擅长巴拉曼、手鼓、纳格拉、苏乃依等乐器的演奏。重视收徒传艺,培养出一批木卡姆传承人...
查看更多
安宇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回族,1957年10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民间器乐代表性传承人。5岁起跟随母亲学习口弦,十几岁时便熟练掌握了口弦弹奏、弹唱及口弦制作。20世纪80年代考入宁夏回族自治区歌舞团回族艺术演出队,口弦演奏和弹唱成为该歌舞团对外交流演出的保留节目。近年来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大型文艺晚会及比赛中表演口弦、花儿,获得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各类奖项,演奏技巧高超,被观众誉为“口弦皇后”。是宁夏全面掌握竹、铁两种口弦演奏及制作...
查看更多
邓印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11月生,陕西省蓝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田普化水会音乐代表性传承人。1976年,从西安音乐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蓝田县文化馆工作。1980年至今,一直对蓝田普化水会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和学习研究,并组织演出活动,使中断多年的水会音乐得以新生。为了抢救水会音乐,踏遍蓝田的山川原野进行调查,走访西安市长安区、周至县等地的鼓乐社和学术机构,翻阅了大量资料,破译了蓝田水会音乐古谱,受到中外学者关注。2008年10月,在第四届中国西部文化...
查看更多
张占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6月生,河北省定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冀中笙管乐(子位吹歌)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定州子吹歌艺术团团长,定州子位吹歌艺术学校业务校长。10岁开始学艺,师从本村吹歌会老艺人王成奎、张海艮、王利吉、王木科学习吹管子、唢呐的演奏。演奏技巧娴熟,表演细腻,表演的咔戏韵味丰富多变,对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作品有独特的诠释能力,代表作有子位吹歌传统曲目《放驴》《打枣》《摘棉花》《锯大缸》、管子独奏《江河水》、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咔戏河北...
查看更多
蔡保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1月生,河北省任丘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冀中笙管乐(辛安庄民间音乐会)代表性传承人。12岁起跟随祖父学习音乐曲牌,文乐武乐都能轻松驾驭,尤擅文场,精于管、笙、笛、锣演奏,全面掌握传统曲目。视音乐为生命,音乐会的乐谱和乐器一直由他保存,在传承中受尽磨难而初心不改。坚持民间曲谱的搜集、整理工作,并为普及音乐将工尺谱译为简谱,自己创作了《龙腾虎跃》《鸟语花香》《温酒斩华雄》等作品。不仅是辛安庄音乐会的演奏者,更是组织者。竭尽全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