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魏月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7月生,福建省安溪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铁观音制作技师。出身于茶艺世家,自幼便师从祖辈学习茶叶种植技术和铁观音的制作技艺。尤为精通包括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和烘干等十道工序在内的铁观音传统初制技艺。制作的铁观音先后获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等荣誉。还注重开展制作技艺的研究工作,建立了铁观音研究所和母树园。
查看更多
田希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5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碱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土碱烧制技师。出身于烧碱世家,12岁开始随祖父田成兴学习土碱烧制技艺。此后每年9至10月间在居住地的戈壁滩上用自己挖的碱窑烧制土碱。全面掌握土碱烧制流程,在烧制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烧碱品质,所烧制的土碱品质优、颜色正、成功率高,受到当地群众欢迎。曾获得文化部授予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查看更多
王辛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8月生,河北省深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装裱修复技艺(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高级技师。受父亲王家瑞熏陶,1978年学习书画装裱,1980年进入荣宝斋从事书画装裱工作,得到众多师傅指点。全面掌握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参与山西应县木塔内发现的辽代经卷、德国国家博物馆藏清代巨幅绢本佛像以及宋代至近现代书画名家数以百计的作品的修复工作,两次参与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修复、揭裱工作,以及中南海怀仁堂、钓鱼台国...
查看更多
张逢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9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楮皮纸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楮皮纸制作技师。13岁起随家人学习楮皮纸制作技艺,从进山采料到蒸皮、碾压、漂洗、踏碓、切翻、捣浆、抄纸、晒纸全套活路都能熟练地掌握。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制作技艺,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生产出了44厘米×92厘米规格的大幅皮纸。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进京进行过八十多天的造纸技艺展示,受到国内外多家媒体及学者的关注。在国内多地演示、传授造纸技艺,并...
查看更多
闫改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1月生,山西省长子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师。出身于农民家庭,18岁进入响铜乐器制作行业,在舅父崔引德指导下学习响铜乐器制作技艺,成为熟练掌握各个技艺环节的“全把事”。通过反复实践,对制作响铜乐器的原料配比(铜锡合金)做出调整,大大提高了响铜乐器的延展性和耐受度,同时重新规范了手工工序,尤其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需要凭借学徒自身悟性和长期的...
查看更多
孙诺七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8年5月生,2015年7月去世,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藏族黑陶烧制技师。出身于藏族黑陶烧制世家,12岁随祖父农布恩主学习制陶。从艺五十余年间,全面掌握黑陶烧制技艺,善于制作龙头火盆和盛酥油茶的茶具(摇具、茶罐),勇于创新,将白瓷片装饰在黑陶上,黑白辉映,将普通生活用品变为民族民间工艺品。作品造型古朴、工艺独特。积极带徒授艺,在其带领下,汤堆村成为远近闻名的黑陶烧制工艺...
查看更多
王龙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2月生,广东省潮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枫溪瓷烧制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枫溪瓷烧制技师。14岁即师从著名陶瓷艺师吴阿猴,从事枫溪瓷制作和研究五十多年,经验丰富,造诣深厚,技艺高超,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聘为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通雕瓷花及瓷塑成就显著,尤其把枫溪瓷独有的通雕瓷花技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国内独树一帜。其中,“春色瓷花篮”被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白玉通花瓷”获保加利亚普罗夫迪...
查看更多
高文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5年10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版水印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全国三八红旗手。高级技师。1974年进入荣宝斋,师从田永庆、王玉良学习木版水印技艺。从事木版水印工作四十余年,积累了不同技法、不同材质、不同尺幅画作木版水印的丰富经验,多次参与作品打样和水印木版雕刻版套整理等工作,参与《十竹斋笺谱》、《唐宋诗选百家书》、徐悲鸿《大群马》和《漓江春雨》、齐白石《葫芦》、潘天寿《牡丹蝴蝶》等作品的印制。授徒李佳、解志飞、徐月朋、郭琳...
查看更多
郭承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江苏南通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代表性
传承人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郭承毅的父亲郭文和是南通郭氏风筝的创始人,他随父学艺四十余年,设计制作了很多板鹞风筝作品和传统造型风筝作品。板鹞风筝一般都装有“哨口”,放飞天空后能发出有节奏的音响。鹞面图案彩绘精美,与哨口相互衬托,形成独特美感,在中国风筝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艺术形式。他曾发表有关板鹞风筝的文章数篇,代表作品有《门神》《板鹞风筝》等。目前,郭承毅受...
查看更多
尤文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赫哲族,1952年生,黑龙江同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鱼皮制品是利用北方冷水鱼的鱼皮制作的,冷水鱼皮质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且耐磨。尤文凤12岁便跟随母亲尤翠玉学习传统鱼皮制作技艺,初期制作简单的皮衣、皮裤。1970年后学会制作复杂的鱼皮衣裤、鱼皮翁得、孩童帽子、鱼皮包等。她制作的鱼皮衣物针脚细密,结实耐磨。尤文凤与母亲合作的多套鱼皮服饰已被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收藏,现有徒弟两人。
查看更多
1
791
792
793
794
795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