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2025年度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 参与院校名单的通知 (办非遗发〔2023〕1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任务要求,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商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同意,现将2024—2025年度中...
查看更多
要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任务要求,在各地推荐基础上,经商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同意,现将2024—2025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参与院校名单予以公布(见附件)。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提升工作成效,指导参与院校做好研培任务的组织实施和经验总结...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基于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集、存储、管理、展陈到传播诸环节的应用实践,以非遗数字化工作流为切入,从传播利用角度对非遗保护基础资源数字化建档成效进行反思,审视其在内容生产与“用户思维”、行业标准与“过程描述”、展陈理念与“主位意识”等方面问题。着眼内容、技术和效果提高非遗传播能力建设,相关从业者至少需要具备内容理解力、技术沟通力和展示创造力。 【关键词】文化和科技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方式,渗透并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与思维方式,也将与人类文明的走向密切相关。作为人类文明产物之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局面,需要应对生存环境和价值观念的巨变,同时也与人类对于文化多样性认识的觉醒以及文化遗产保护能力的提升不期而遇。因而,研究者与决策者应以积极、超前的态度看待技术革新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各类创新实践,尤其是非遗的知识普及、文化展示、社会教育等传播行...
查看更多
要闻
2023中国客家非遗大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开幕。 12月4日,以“加强客家非遗保护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2023中国客家非遗大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开幕。 2023中国客家非遗大会签约仪式现场。 2023中国客家非遗大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开幕。 本次大会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赣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赣州市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2月5日,山西大学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修研习培训项目“山西传统剪纸与布艺多材料创新融合设计”结业仪式与结业作品展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本次研培中,来自全省的50名剪纸、布艺、刺绣、草编、结绳、堆绫等专业的传承人齐聚山西大学。这些学员以中青年为主,短短一个月时间,学员们在基础理论、文化修养、技法学习以及非遗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与学习。 此次非遗研培班将剪纸与布艺两个姊妹花项目融为一体,在材料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黄河边的劳动号子、高山中的嘹亮山歌、草原上的悠扬呼麦、山野田间的轻快茶歌……全国近400位传统音乐类非遗传承人齐聚江西,在赣鄱大地唱响来自各地区、各民族的古老歌声,让观众体验了一场“最炫民族风”。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承办的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在江西上饶、赣州、鹰潭举办。中国原生民歌节每两年举办一届,有力促进了我国传统民歌的传承传播,展示举办地文旅资源,推动文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绣品展示 参观者与绣娘交谈 立冬后的北京寒风凛冽,12月3日,中国工艺美术馆内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绣在青海——‘青绣’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成果展”在这里展出。 “青绣”是青海省近年来全力打造的青海刺绣类非遗品牌。“青绣”品牌包括青海境内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刺绣以及按区域划分的河湟刺绣、湟中堆绣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绣”是青海各民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年轻人正在学习剪纸技艺(摄影:栗美霞) 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上下翻滚剪出五彩世界、山村戏乡绽放非遗光彩……秉持“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山西省各地依托当地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资源,营造全新的非遗活态文化发展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娄烦县三元村: “飞针走线”中“绣”出美好生活 刺绣文化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实践”项目,12月4日正式被公布为第六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后者是迄今为止,山东文化创新领域的最高奖项,旨在激励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者认真学习先进典型,锐意进取,勇于开拓,为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是全国唯一坐拥黄河、大运河“两河”的省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