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朱石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生,福建仙游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朱石凤1953年进入仙游鲤声剧团担任主要演员,专工莆仙戏花旦、青衣,后担任导演。在六十余年的从艺生涯中,朱石凤曾师承旦仔宁、文永等莆仙戏著名老艺人,掌握了莆仙戏传统科介规范和重要剧目,其表演基本功扎实,技巧精湛,成功地塑造了各具特色的旦脚形象。代表作品有:《目连》《晋宫寒月》等。
查看更多
黄宝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4年生,福建莆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仙戏代表性
传承人
。黄宝珍专工莆仙戏闺门旦、青衣,从艺六十余年来,先后师承吴金泉、陈金标、雷澄清等莆仙戏名艺人,掌握了莆仙戏传统科介规范和重要剧目,并在声腔演唱方面潜心钻研。她善于在传统科介中融入个性化的表现,颇能体现莆仙戏塑造角色的剧种特色,其声腔圆润华美,声情并茂。代表作品有:《千里送》《春江》等。
查看更多
曾静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
传承人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静萍1982年进入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专工梨园戏旦行表演艺术,师承潘治、姚苏秦、施织、何淑敏、许天相、王胜利、吴明森等梨园戏名师,掌握并演出大量的传统剧目和新编作品。曾静萍娴熟地使用梨园戏传统科介,并赋予角色性格化的理解,其演唱善于把握气息,幽婉动情、矜持含蓄。代表作品有:《陈三五娘...
查看更多
许天相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福建石狮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梨园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演员。许天相1956年考入梨园戏演员培训班后,先后师承梨园戏老艺人蔡尤本、姚苏秦、李清河、许茂才、施教恩等,他在严谨规范的梨园戏传统科介表演基础上,不断地融入其他戏曲艺术的表演技法和民间舞蹈元素,拓展了传统丑、末行当的表演内涵,塑造出变化多端的行当角色。其表演细腻生动,代表作品有《李亚仙》《枫林晚》等。
查看更多
张富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生,湖南郴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
传承人
,湖南省昆剧团团长,一级演员,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富光自幼从艺,先后受到匡生平、周传瑛、沈传芷等昆曲名家的亲授,专工昆曲小生,后成为俞振飞的关门弟子,掌握了传统昆曲的唱做表演规范,在综合各家之长的基础上,逐渐成为湘昆小生行当的代表性艺术家。代表作品有:《见娘》《抢棍》《藏舟》《拾柴》等。
查看更多
傅艺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生,湖南祁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傅艺萍自学艺以来,先后得到沈传芷、张静娴、张洵澎、梁谷音等表演艺术家的指点教授,专工昆曲旦行,后成为周仲春的关门弟子,其唱演技艺不断提高。她的表演承袭了传统青衣的规范,同时赋予闺门旦典雅气质,深入角色内心,细腻生动。代表作品有《痴梦》等。
查看更多
杨凤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2年生,山东青岛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杨凤一197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师从侯玉山、马祥麟、吴祥珍,主工刀马旦、青衣。其表演豪爽阳刚、功底扎实,善于刻画多种不同的人物性格,深得观众认可。代表作品有:《白蛇传》《长生殿》等。
查看更多
侯少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河北玉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少奎1956年开始学习昆曲,曾师承著名京昆艺术大师侯永奎,工昆曲武生、红净行,擅长表演武生勾脸戏,在表演、身段、唱腔、锣鼓、服饰、脸谱等方面形成个性鲜明的北方昆曲武生艺术。代表作品有:《单刀会》《林冲夜奔》《千里送京娘》等。
查看更多
张静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生,江苏苏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张静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二届昆曲班,工闺门旦,师从朱传茗等昆曲名家,掌握了较为深厚的昆曲传统表演技法和经典折子戏,在数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张静娴扮相端庄大方,表演细腻传神。代表作品有:《血手记》《占花魁》《班昭》等。
查看更多
岳美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生,浙江嘉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岳美缇1957年从艺,1961年毕业于上海市戏曲学校第一届昆曲演员班,专工小生,得到俞振飞、沈传芷等昆曲名家的教授,尤其善于表现“俞派”小生的气质和风度,其表演潇洒飘逸、清新典雅,素有“昆剧第一女小生”之美誉。代表作品有:《拾画叫画》《司马相如》等。
查看更多
1
870
871
872
873
874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