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一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8)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加·朱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25年生,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江格尔代表性
传承
人。1933年至1942年在当地千户长家当学徒,学会托忒蒙古文字,开始以背诵的方式学说《江格尔》手抄本的故事。1980年至1981年,为收集整理《江格尔》,他说唱和书写了《江格尔》故事共计32章,依此整理的《江格尔专集》25章已出版。他能用较高的调子说唱《江格尔》,有时也用托布秀尔或胡琴为自己伴奏。他是蒙古族民间和学界公认的能够较为完整地演唱《江格尔》的艺术...
查看更多
沙尔塔洪·卡德尔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柯尔克孜族,1941年生,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
传承
人。9岁起学唱史诗《玛纳斯》,经常参加民众举行的喜庆宴会或祭祀仪式,并在聚会上演唱《玛纳斯》。他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文学素材,演唱充满了独特的民间文学风格。其演唱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曲调优美,节奏铿锵,音律和谐。
查看更多
居素甫·玛玛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柯尔克孜族,1918年生,2014年去世,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
传承
人。他是一位知识渊博、即兴创作能力极强的民间文艺家。他所演唱的8部《玛纳斯》唱本是他哥哥记录整理并教唱的。他在演唱《玛纳斯》时,注意吸收其他版本的精彩内容和情节,以丰富自己的演唱。除此之外,他对柯尔克孜族的社会历史、天文地理、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谙熟于心,熟悉各种传说、史诗、民间故事,说唱时能够信手拈来,脱口而出。现已参与整理出版《玛纳...
查看更多
朱小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哈尼族,1940年生,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季生产调代表性
传承
人。“哈尼四季生产调”严谨完整、通俗生动、可念可唱,其中总结了大量梯田农耕生产过程中的科学知识和合理经验,包括以梯田为核心的生活习俗。四季生产调中运用了大量精彩的哈尼谚语,生动活泼,亲切朴素。朱小和的技艺学习既有家庭
传承
,又有拜师所学。主要代表作品有:《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民族古歌》等。
查看更多
杨文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8年生,江苏吴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
传承
人。杨文英自小学唱山歌,参加工作后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学习和传艺,退休后积极参加山歌会串、交流演出。在长期的演唱实践中,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把山歌曲调的硬转腔进行修磨加工,使唱腔更加委婉细腻。她还具备即兴创作的能力。代表作品有:《小调皮》《山歌泱泱唱开场》《汾湖边上新事多》等。
查看更多
陆瑞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2年生,江苏常熟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
传承
人。陆瑞英擅长风俗山歌、生活山歌、劳动山歌、四句头山歌等,掌握着数以千计、原汁原味的传统山歌和民间故事。其嗓音清脆甜美,曲调细腻委婉。1958年,江苏省文化厅与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家到白茆收集整理白茆山歌,她积极配合,发起新民歌运动,并组织山歌队把山歌唱到了田间,融入了生产。代表作品有:对唱《啥个圆圆在中天》、独唱《唱一声山歌稻发棵》《看嫁妆》等。
查看更多
谭振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5年生,2011年去世,辽宁新民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谭振山民间故事代表性
传承
人。谭振山14岁开始讲故事,至1985年《谭振山故事选》出版时已收纳故事686则,至今增加为1040则。他重视题材的选择,讲述时不突出形体渲染,注重语气和表情,以情节曲折、语言生动见长。代表性专辑还有《谭振山故事精品选》。2006年被辽宁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查看更多
魏显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生,2009年去世,重庆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马镇民间故事代表性
传承
人。1985年至今已经采录民间故事1320则。他讲述的走马民间故事既有纯乡土特色的内容,又有川东城镇特有的风味,能够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1989年,《魏显德民间故事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1998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民间故事讲述家”称号。
查看更多
刘德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湖北宜昌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堡坪民间故事代表性
传承
人。刘德方自小热爱民间故事,长期从事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和
传承
工作,现能讲述故事四百多则。这些故事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品位高,以反映社会生活、赞美男女爱情居多。故事中常见诗词与对联,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刘德方所讲的民间笑话令人捧腹不止,孝道故事能启迪教育年轻人,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专家赞为“一绝”。2000年被宜昌市文化局授予“优秀民间艺人”称号;20...
查看更多
靳正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生,2009年去世,河北藁城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耿村民间故事代表性
传承
人。他自幼爱听故事讲故事,1986年在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时被发现,至2004年第十一次普查,他已讲述故事八百多个,其中不乏5000字以上的中长篇,是耿村故事家中故事最多的一位。其故事内容题材广泛,涉及神话、人物传说、地方风物与风俗、动植物传说等。讲述时方言与书面语混合使用,并穿插评书套路、诗词和顺口溜等,表情严肃且少用肢体动作,具有庄重感。靳正新的故事...
查看更多
1
1295
1296
1297
1298
1299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