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元宵节(百节龙习俗)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湖北省鄂州市嵩山百节龙习俗是一项嵩山村村民在春节期间自发组织开展的大型龙灯游祭民俗活动,
传承
至今已有390余年的历史。灯会中的龙灯有101节,总长400多米,故谓之百节龙。 嵩山百节龙灯会活动的主要区域为燕矶镇嵩山村严家畈湾,活动范围遍及周边乡镇、村湾,来自江西、湖南、江苏等17个省市的严氏宗亲也会派代表前来观摩祝贺。近年来,当地围绕嵩山百节龙文化资源开展非遗
传承
教育活动,组织
传承
人传授扎制技艺,讲解龙灯祭祀礼仪,征集相关物件,新建博物馆,使嵩山百节龙这一...
查看更多
元宵节(德江炸龙习俗)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德江炸龙是盛行于德江县城区的一项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民俗活动,源于舞龙求雨,在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用“炸”的方式去掉附在龙身上的邪气,今演变为酬神娱人的民俗活动,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德江炸龙活动主要包括:扎龙、起水、亮龙、出龙、入户舞龙、游龙、炸龙、烧龙等环节,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炸龙”环节。扎龙,即正月初人们用竹篾编出龙头、龙身、龙尾,用皮纸粘好,并在上面勾画出相应图案,用绳子和木杆将龙头至龙尾串联固定,最后搭上勾画好的龙衣;起水,即正月初九各灯会...
查看更多
元宵节(苗族舞龙嘘花习俗)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舞龙嘘花是黔东南地区元宵节的重要民俗,源于汉族玩龙灯,经过苗族民众的不断
传承
,成为黔东南具有苗族文化特征并沿传至今的习俗。 台江县是该习俗的主要实践
传承
区域,有156个村寨参与,每年正月初五开始到正月十七结束,有严格的仪式仪轨,有编扎龙灯和制作嘘花(烟花)的技艺,原有文化内涵和形式保存较为完整。参与民俗活动的群众多,积极性高,苗族舞龙嘘花文化生态良好。 苗族舞龙嘘花习俗分为多个时间节点和活动内容:正月初五,祭祀请龙出水,方可编扎龙和制作嘘花。匠人用竹子...
查看更多
元宵节(东山转灯)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东山转灯是一项集民俗仪轨、祭祀仪式、扎灯、剪纸、制炮技艺和文学、书法、绘画、乐舞艺术为一体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向秦岭及四川盆地过渡的陇西走廊区域,包括陇南市武都区、康县、成县、文县、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的部分乡村,核心区域集中在舟曲县东山镇的韩沟、石家山、真节、坪里、店子湾、湾里、罗家、鲁家等行政村。 东山转灯自唐代以来已
传承
千余年,由最初群众为抵御蝗灾等自然灾害而采取的火把转灯祭祀活动,经历代发展,逐渐演变为集多种艺术于一体的民俗文化...
查看更多
灯会(潜江灯会)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潜江灯会,是湖北潜江地区在春节、元宵期间,广大民众自发参与,由花灯赏玩赛巧、民俗游街闹春、商贸赶集等活动组成,以酬神祈福、庆节娱人为目的的综合性传统民俗活动,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经济等重要价值。该项目参与者众多,核心区域在潜江园林城区,活动区域覆盖周边多个乡镇。 潜江灯会历史悠久,在唐《酉阳杂俎》、清《荆州府志》《潜江县志》等古籍中均有记载,其民俗活动分为拜庙祈福、赏灯赛亮、游灯闹春、互赠节礼四部分。潜江灯会从拜庙祈福到还愿封灯,具有严明的仪式规程...
查看更多
庙会(丫髻山庙会)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丫髻山庙会是以碧霞元君信仰为核心和引导,以丫髻山为依托和载体的传统民俗活动。该庙会以活态、群体
传承
方式流传至今,文化内涵丰富、参与群体广泛,影响力辐射至京津冀地区。其实践方式、实践主体相对集中固定,具有群体性、周期性、活态性的特点;其庙市功能丰富活跃,文化意义突出,存续状况良好。 丫髻山庙会依托千年道教圣地丫髻山而兴起得名,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至今有近500年历史,且
传承
有序,与北京妙峰山庙会齐名。清《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明嘉靖时即有此庙会,以农历四...
查看更多
庙会(圣堂庙会)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圣堂庙会是以东岳大帝为祭祀对象的传统民俗活动,主要分布在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流域。 据《相城小志》记载,早在明嘉靖初期,相城(今阳澄湖镇)就有举办圣堂庙会的习俗,并逐渐得到了沿阳澄湖地区的苏州、昆山、常熟、上海、无锡等地寺庙的响应,形成了赶会的盛况,名扬吴地。各土地庙相继“解饷”到圣堂庙仁圣宝殿庆贺东岳大帝生日,活动为期三天,参与人数达数万人次,史名“春会”。 圣堂庙会的活动内容主要由会班巡游、祝寿仪式、民众娱乐等组成。从农历三月廿七日下午起到廿八日清晨,当...
查看更多
庙会(绍兴舜王庙会)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绍兴舜王庙会是绍兴南部会稽山区在每年季秋九月举行的集祭祀、文艺表演与商贸交易为一体的民俗活动。它以祭祀舜帝为中心,依托绍兴柯桥王坛镇双江溪舜王庙展开,内容包括神灵崇拜、传说、仪式、民间艺术、经贸活动等,是当地民众创造、
传承
、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虞舜文化研究会的协调下,以自然村落为基本单位实现对庙会的群体性
传承
。 柯桥区南部会稽山区、诸暨枫桥、嵊州市北部山区以及上虞上浦以西一带,认为舜是农耕文明的始祖,舜耕象田在上虞上浦,天降嘉禾在嵊州谷来,是最高地方神...
查看更多
庙会(商丘火神台庙会)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商丘火神台庙会是定期在豫东商丘市火神台举办的、以祭祀商之始祖、火神——阏伯为目的的大型民俗活动。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丘是商文明的诞生地。阏伯即契,帝喾之子,商之始祖。传说阏伯为尧时的“火正”,主持观测和奉祀大火星(商星),以大火星分野,纪时分季,定农事,保存火种,管火用火。死后葬在今火神台,被奉为火神,受到历代官方祭祀和民间崇拜。约从宋代起逐渐演变为民间庙会,明清达到鼎盛,延续至今。 该遗产项目的核心区域为商丘市睢阳区火神台,集中区域为商丘市及豫...
查看更多
庙会(南岳庙会)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岳庙会,是在火神、衡山山神祝融的受封地衡山举行,以春节庙会、“赶八月”庙会和天符庙会为主要载体,以酬神谢恩、驱邪消灾、祈福求寿、社火狂欢为主要内容的民俗活动。南岳庙会源于祖先崇拜、山神崇拜、阴阳五行和星象学,形成不晚于南宋,鼎盛于明清,式微于20世纪中叶,90年代后繁荣兴盛,在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南岳大庙、祝融殿、天符庙及周边寺庙宫观和集镇举办。 南岳庙会由春节庙会、“赶八月”庙会和天符庙会组成。春节庙会在腊月初八至次年元宵举行,是南岳群众感念楚人先祖...
查看更多
1
524
525
526
527
528
5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