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苗画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保靖县 苗画是在传统单色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画种。苗族刺绣原先采用剪纸为绣样,至清代末期,一位精通绘画的苗族人王正义开始使用白色粉浆直接画在深颜色的布料上,以替代古老的“锉本”剪纸,供妇女们直接按画稿刺绣。这种画在坯布上的刺绣样稿生动而富于情趣,线条流畅又具有情感,深受妇女们的欢迎。人们舍不得用绣线覆盖这些美丽的线条,因而直接将画稿挂在墙上作装饰用。于是,王正义就把白色的线描改成彩绘,成为一种单纯的布底绘画...
查看更多
建筑彩绘(陕北匠艺丹青)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 建筑彩绘是一种相当宽泛的说法,它的一层含义与人们通常的理解相同,是指利用色彩、涂料、油漆等原料在建筑物墙体上平面描绘图像;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借助土、石、木、布、纸、陶等材料对建筑物及其内部陈设进行装饰。基于地理和民俗的原因,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彩绘在整体风格和细节处理等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从材质、手法、色彩到内容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显示了劳动大众因地制宜的聪明才智。 陕北匠艺丹青是陕北民间画...
查看更多
布老虎(黎侯虎)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黎城县 黎侯虎是流行于山西省黎城县黎侯镇、停河铺乡一带的民间老虎布艺,因黎城古称“黎侯”,故名“黎侯虎”。黎城县西关村西周古墓出土的文物表明,早在商周时期,黎城人即以虎为崇拜对象,虎形器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崇虎信仰相沿成俗的表征,黎城民间使用木雕石刻、草编纸剪的虎形器物或图案已是普遍现象,其中形态样式最为丰富、地域文化特色和民俗艺术价值最为突出的当数世代
传承
的黎侯虎。黎侯虎有大、中、小多种规格,制作时...
查看更多
盆景技艺(如皋盆景)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皋盆景流布于江苏省如皋市,是以本土所生小叶罗汉松为材,经过上盆、蟠扎、排片等工序,再经过长时间的“技压”和“养护”,形成“S”状的植物造型艺术,是我国盆景技艺的代表之一。该项目始于北宋,发展于明清,成熟于20世纪。江苏省如皋市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如皋盆景在这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条件和文化氛围中逐渐臻于成熟。 如皋盆景俗称“两弯半”,主杆造型呈“S”状,左边3片,右边3片,背面3片,互生有致。制作时,主杆选择树型树势,用棕法蟠扎固定形成两弯半,即所谓美...
查看更多
盆景技艺(苏派盆景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苏州市 苏派盆景技艺主要分布于江苏省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有着独特的造型结构和艺术风格,是中国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相传苏派盆景技艺起源于唐代,盛于明代,成熟于清代,通过艺术加工与精心培养,在盆钵之中创作出来源于自然的形象美而高于自然的意境美,并逐渐形成了清秀古雅的独特风格。苏派盆景造型技艺的主要素材是树木材料、盆钵、棕丝或铝丝等,主要工具为剪刀、木锯等。苏派盆景的树种多以乡土树种为主,“六台三托一顶”是其传统...
查看更多
传统插花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传统插花是以花枝为材料的一种生活艺术。据考证,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插花经历了汉代的初始期、南北朝的发展期、隋唐的兴盛期、宋代的极盛期、元明的成熟期、清代后期的衰落期等各个阶段。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崇尚自然简约之美,善于用线条造型和不对称构图营造诗情画意的境界,充分表现出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和传统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从隋唐开始,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传入日本...
查看更多
新会葵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广东新会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名城,建制至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这里盛产蒲葵,素有“葵乡”的美誉。新会葵艺历史悠久,东晋时期即已开始葵树种植和葵艺加工。经过千余年的探索,新会人将编织、绣花、绘画和印花等工艺融为一体,使葵艺产品的加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清代乾隆至光绪末叶的两百多年间,新会葵艺的发展达到鼎盛。新会葵树种植面积最多时达到6万亩,年产葵扇最多可达1.5亿柄,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各国。20世纪...
查看更多
糖塑(丰县糖人贡)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丰县 糖塑是传统中国民间塑作的一个特殊种类,主要是利用食糖可塑的特性将之制作成形。与西方雕塑不同,中国民间塑作包含了绘画、雕塑、刻印、装饰等丰富的造型因素,更多地体现出自身传统的美学旨趣和技艺特色。糖塑多以俗称“糖稀”的麦芽饴糖和玉米糖为原料,综合采用捏、堆、贴、剪、吹、搓、拽、按、浇、拉等制作手段和绘、染、刻、划、点、戳、印、插、缀等装饰手法完成作品的塑造。糖塑制品既可欣赏娱玩,又可直接食用。在中国民间,糖塑遍布南...
查看更多
砖塑(鄄城砖塑)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鄄城县 鄄城砖塑是由山东省鄄城县谢姓世家创始并
传承
的一种传统雕塑艺术。清代光绪年间,鄄城人谢光芳经反复实践,创出了独特的砖塑技艺。由谢光芳到谢振乾再到现在的谢学运,鄄城砖塑在谢家
传承
已历三代。自成一格的鄄城谢家砖塑保持了传统民间捏塑和土陶工艺的特色,构思巧妙完整,手法朴质率真,层次分明有序,线条清晰流畅,造型生动传神,流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情调。以谢家砖塑技艺制作的神庙、家祠等建筑的装饰构件在鲁东、豫西一带流布颇...
查看更多
瓯塑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温州市 瓯塑是流传于浙江省温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由我国传统漆艺中的堆漆工艺发展而来,因起源于浙南瓯江流域而得名。两宋时期,温州曾是传统漆艺的重镇,以漆灰堆出花纹的堆漆工艺在这一带颇为流行,民间俗称为“堆起门”,广泛应用于庙宇、民居、家具及嫁妆等的装饰。明清以后,堆漆在温州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隐起措金”、“隐起措漆”、“隐起措油”三个瓯塑工艺品种,具体说就是在堆漆的基础上贴金、髹色漆、髹色油。近代以来,温州民间...
查看更多
1
108
109
110
111
112
5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