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桑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22年5月生,2011年2月去世,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格萨(斯)尔代表性传承人。《格萨(斯)尔》说唱家。11岁开始说唱《格萨尔》,一生致力于史诗《格萨尔》的传承与传播。1984年被西藏社会科学院聘请,开始录制藏族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共录制四十五部两千多盘磁带(共2114小时),其中三十五部已由西藏社会科学院整理出版,诗行已达到四十多万行。说唱生涯中不断吸收各地谚语、歌谣、生产生活术语,形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柯尔克孜族,1937年4月生,2013年7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玛纳斯代表性传承人。《玛纳斯》史诗歌手。16岁时便以书信和拜访形式,向人请教学习《玛纳斯》,1970年师从居素甫·玛玛依。2009年受邀到乌鲁木齐录音。能完整演唱史诗《玛纳斯》中的六部,记录下诗文十多万行。经常参加各种群众性活动,在聚会、庆典、人生礼仪和传统节日上演唱史诗,在柯尔克孜族中享有很高声望。以口传心授方式培养《玛纳斯》传承人五十余名。2...
查看更多
张浩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2015年10月去世,江苏省无锡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歌演唱者。自幼喜欢无锡山歌,师承朱海容和钱阿福等几位吴歌名家。继承掌握长篇吴歌和劳动、生活山歌,并在继承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开创了吴歌新唱演唱形式,受到业内广泛认可,并多次获得省、市、区级比赛最高奖。1995年搜集到一批牵砻山歌,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以一曲《砻口里珍珠喷满场》获首届吴歌大奖赛一等奖,并获“吴歌王”称号。多年来,致力于...
查看更多
王锡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19年3月生,2013年10月去世,上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吴歌代表性传承人。吴歌演唱者。自幼学唱山歌,1934年拜同村老歌手为师,边劳动边学唱,成为当地较有名的田歌手。妻子也是优秀田歌手,每逢耘耥时节,夫妇俩常结伴与本村青年比唱田山歌,是附近农村民歌手中的佼佼者。1953年,以其为首的赵巷乡田歌队应邀赴京演唱,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代表性作品有《五姑娘》《十二月花名》《做长年》等。
查看更多
刘永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蒙古族,1947年12月生,2017年12月去世,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讲述家。大部分故事源自母亲周桂兰,在生产队劳动期间又积累了大量的故事。故事内容丰富,以短小精悍、惩恶劝善的道德训诫故事居多,如《一缸银子变蛤蟆》《小利和大利》《龟驮孝子》等。这些故事从不同角度歌颂了真善美,具有一定的讽喻劝诫的教育意义。此外,《灭十族的方孝孺》《刘罗锅济众民》等人物传说,《神鞭...
查看更多
刘则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8月生,辽宁省大洼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渔雁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古渔雁民间故事讲述家。从小就爱听故事、讲故事,从祖父刘英文、外祖父邵树本、父亲刘维珍、母亲邵汝兰以及老一代渔民那里听取了大量关于古渔雁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工作后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整理、记录当地流传的古渔雁民间故事。现除了将全部的心力投注到古渔雁民间故事、古渔雁民俗等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之外,还积极投身于船锚、海碗等实物的搜集工作中,搜集相关实物上百件,使古渔雁...
查看更多
刘远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9月生,2019年10月去世,重庆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马镇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走马镇民间故事讲述家。师承第二代传承人刘云枢(父亲)、刘蒲氏(母亲)。1984年参加《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普查工作,讲述民间故事五百则,录制音像磁带三十盒。2000年被走马小学聘为民间故事讲述校外辅导员,多次在校参加民间故事讲述辅导活动,并收多名学生为徒。定期参加九龙坡区、走马镇故事讲述活动。1990年被重庆市文化局授予市级民间故事讲述家...
查看更多
罗成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7月生,2016年12月去世,湖北省丹江口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伍家沟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伍家沟民间故事讲述家。担任过民办教师、大队会计、村委会主任。有极强的听、看、讲、传、记录故事的能力,会讲故事三百余则,尤其擅讲生活故事、精灵鬼怪故事、动物植物故事。注重寓教于乐的教化作用,讲故事时自己不动声色,总让人会意一笑。有十八则故事入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伍家沟民间故事集》。参加故事演讲比赛五次,有四次获奖。能...
查看更多
李作柄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0年6月生,甘肃省武威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西宝卷(凉州宝卷)代表性传承人。河西宝卷(凉州宝卷)传艺师。1938年开始跟随祖父李在泾和父亲李忠培学念宝卷。1950年开始独立念唱宝卷。1973年至1985年间开始抄写宝卷并培养传承人,先后抄写了《红罗宝卷》《房四姐宝卷》《白马宝卷》《包公宝卷》《二度梅宝卷》《和家论》等,并传唱至今。每到农闲和重大节日,常为当地民众“宣卷”,劝大家积德行善、宽厚待人,在当地颇有声望。所带弟子有其...
查看更多
黄达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44年8月生,2020年2月去世,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洛陀代表性传承人。布洛陀口传史诗第七代传人。出身于麽公世家、山歌世家。14岁师从其父与堂兄学习“做麽”,成为麽公。44岁任田阳县山歌协会会长。2003年至2004年任田阳县敢壮山祭祀大典主祭者。声音洪亮,记忆非凡,熟悉麽经,同时擅长祭祀歌与创世歌。其中,祭祀歌以《朝圣大典仪式歌》《十拜歌》《十供歌》《唱祖公》等为代表。致力于传承麽教仪式与祭祀歌曲,整理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