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藏医药(藏药珊瑚七十味丸配伍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雄巴拉曲神水藏药厂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 藏医药历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下积累起来的医学经验。它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8世纪下叶的吐蕃王朝时代,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旦贡布所著。藏医学和藏族天文历算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医学体系,藏医药学以“水、火、土、风、空”五原学说和“龙、赤巴、培根”三因学说为理论基础,以青藏高原的植物、动...
查看更多
藏医药(藏医外治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藏医学院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 藏医药历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下积累起来的医学经验。它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8世纪下叶的吐蕃王朝时代,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旦贡布所著。藏医学和藏族天文历算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医学体系,藏医药学以“水、火、土、风、空”五原学说和“龙、赤巴、培根”三因学说为理论基础,以青藏高原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部分...
查看更多
藏医药(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藏药厂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 藏医药历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下积累起来的医学经验。它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8世纪下叶的吐蕃王朝时代,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旦贡布所著。藏医学和藏族天文历算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医学体系,藏医药学以“水、火、土、风、空”五原学说和“龙、赤巴、培根”三因学说为理论基础,以青藏高原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部...
查看更多
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 14世纪以后,藏医药在学术上分为南、北两派。两派的学术内涵各有所长,互有交叉。南、北两派均为藏医学的组成部分。藏医药拉萨北派藏药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 拉萨北派藏医药是藏医药的主要流派之一,“水银洗炼法”、“仁青常觉配伍技艺”是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 藏医“水银洗炼法”简称“水银加工”或“佐珠钦莫”,藏族人民把“佐珠钦莫”称之为藏药的宝中宝,是藏族历代名医把含有剧毒的水银经过复杂的特...
查看更多
中医正骨疗法(新邵孙氏正骨术)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新邵孙氏正骨术是诞生于清代晚期的一种中医正骨疗法,湖南省新邵县(古属梅山地区)龙山脚下太芝庙乡的孙氏家族将家传的武伤医术与古老神秘的梅山医学中的接骨术、中医骨伤学及道家医学相融合,通过手法整复、外固定、药物、练功等治疗骨折、脱臼、闪挫扭伤、筋骨疼痛,并代代相传至今。 孙氏正骨术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孙氏正骨按查伤、正骨、固定、复能四步进行,倡导“筋骨并医”“理筋正骨”“形神并重”“期位辨治”“整体调治”“众术共成”,强调“一保肢体...
查看更多
中医正骨疗法(新泰孟氏正骨疗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新泰孟氏正骨疗法由孟氏家族第65代传人孟衍文始创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后经孟氏数代人苦心探索与实践,将原来单纯治疗断胫折臂的疗法发展成为一门综合的正骨医学。该疗法以新泰市西张庄镇高孟村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在全国和海外均有影响。 新泰孟氏正骨疗法主治骨折、脱臼等运动系疾病,疗法特殊,自制柳木夹板、布带鱼鳔肢具及木制肢具,自制药物,选药地道严谨,强调动静结合,动静互补,效果良好。 孟氏正骨遵循三个原则,即整体辨证原则、筋骨并重原则、内外兼治原...
查看更多
中医正骨疗法(上海石氏伤科疗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海石氏伤科疗法是石氏家族在生活和劳作中,融合中国传统武术招式、中医传统整骨手法与中医内治调理方法而形成的正骨疗法。石氏伤科以上海市为中心进行
传承
发展,也流传于江苏省、广东省等地,并影响全国乃至海外。 上海石氏伤科疗法倡导“十三科一理贯之”的观念,立足传统中医基础理论,吸取中医各科临床精华,融会贯通,广收博蓄,形成了以石氏特色理论、石氏特色诊治、石氏特色手法、石氏特色用药等为一体的学术体系。石氏伤科在理论上,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气血兼顾,内外结合,创立了“察...
查看更多
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城苏氏正骨历史悠久,是中医治疗骨折、关节脱位等运动系统疾病的传统疗法之一,主要流传于辽宁省海城市城乡和鞍山、营口、辽阳、盘锦等地。 海城苏氏正骨主要通过拔伸、复位、对正、按摩等手法,最后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病人的骨伤疾病。在临床中,除了采用传统中医的诊疗方法,八纲辨证和气血经络学说,还应用现代医学手段,按个例不同来明确诊断、治疗骨与关节损伤。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苏氏正骨逐渐形成了自身独到的正骨四法,即分神复位法、刚柔固定法、内外用药法和自然练功法。分神复...
查看更多
中医正骨疗法(章氏骨伤疗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台州市 章氏骨伤科始创于清道光三年(1823),至今已一百八十余年。章氏
传承
7代,在手法正骨、中药内服外敷、杉树皮固定治疗风湿痹痛、骨折筋伤等骨伤疾病方面独树一帜。 清道光初年,章正传得云游武僧传授伤科,以外疗为主。道光末年,其子章如奎在黄岩开设保春堂伤科。至第三代传人章玉堂,总结出一套内外兼治的理、法、方、药,以中草药和祖传的指法点穴相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对创伤病人,用儿茶煎汤冲洗清疮,珍珠散生肌收口。第五...
查看更多
中医正骨疗法(张氏骨伤疗法)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富阳市 张氏中医骨伤疗法是浙江富阳人氏张永积在清道光年间创立的,以手法整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百草伤膏治疗为特色。 自张永积(1788—1862)始创张氏中医骨伤科,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历史。至第四代传人张绍富(1922—1992)、第五代传人张玉柱(1948—),张氏中医骨伤疗法逐步形成了“整体辨证、手法整复、杉皮固定、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功能锻炼”为特点的骨伤诊疗体系,正骨手法独特,中医药特色明...
查看更多
1
72
73
74
75
76
5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