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凉茶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事务局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
查看更多
凉茶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文化厅 凉茶是粤、港、澳地区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水土特征,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原料,食用、总结出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除湿等功效,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饮料。它有特定的术语指导人们日常饮用,既无剂量限制,也无需医生指导。 公元306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由于当时瘴疠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岭南各种温病医药。葛洪所遗下的医学专著以及后世岭南温派医家总结劳动...
查看更多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曹氏风筝工艺是根据清代《南鹞北鸢考工志》所记载的风筝图谱及歌诀在北京
传承
至今的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总结出43种风筝扎、糊技法,并将工艺流程归纳为扎、糊、绘、放四艺,以风筝作为载体反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运用意象美学、拟人化和图案化的表现形式,体现出较高的传统文化价值。 曹氏风筝是用竹子、纸张、绢、绸等材质,经过扎、糊、绘等工序制作而成的。该制作技艺具有选料精良、工艺细腻、色彩...
查看更多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东城区 北京扎燕风筝以燕子为造型,具有浓厚的人文内涵,是北京风筝的一个重要流派。 清代《南鹞北鸢考工志》等风筝著作为北京扎燕风筝提供了丰富的意象美学,融入了文学特征,深化了其内涵。费保龄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研究、整理《南鹞北鸢考工志》,全面掌握了扎燕风筝制作技艺。1973年,费保龄作品开始在全国各地展出,得到各方面专家的认可,成为北京扎燕风筝最具代表性的
传承
人。 北京扎燕风筝制作技艺...
查看更多
风筝制作技艺(天津风筝魏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南开区 风筝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我国风筝主要产于北京、天津、江苏南通、山东潍坊、新疆拉萨等地。风筝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种。硬翅风筝骨架不能拆卸,受风力强;软翅风筝骨架可以拆卸装...
查看更多
风筝制作技艺(北京风筝哈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风筝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我国风筝主要产于北京、天津、江苏南通、山东潍坊、新疆拉萨等地。风筝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种。硬翅风筝骨架不能拆卸,受风力强;软翅风筝骨架可以拆卸装...
查看更多
风筝制作技艺(潍坊风筝)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潍坊市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北濒渤海湾,南临黄海,春天风多雨少,且风向单一,瞬时波动小,风力基本呈正态分布。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产生了潍坊风筝,其生产制作集中在寒亭区杨家埠一带和奎文区、潍城区。 潍坊风筝兴于明初的杨家埠村。那时,村民已有木版年画的刻印技术,利用每年春天的空余时间,用印年画的纸张、颜料,绘制出各种图案,扎制风筝。开始时仅自娱自乐或馈赠亲朋好友,后逐渐发展为商品。至乾隆年间(1736...
查看更多
风筝制作技艺(南通板鹞风筝)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通市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北岸,三面环水,气候温和,风量、风速、风力较为均匀,非常适宜形体较大的板鹞风筝放飞。板鹞风筝因造型如一块平板,故名。其制作集中在南通市郊的闸东乡、闸西乡、秦灶乡和通州市的李港乡、刘桥镇、四安镇等地。 南通板鹞风筝又称“哨口板繇”,源于北宋。它融扎裱造型、配色绘画、音律设计、“哨口”雕刻于一体,其形状有正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和八角形,以六角板鹞为多(即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
查看更多
烟火爆竹制作技艺(架花烟火爆竹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洋县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以火药制作的烟火爆竹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爆竹记载始见于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书中描写了鸡鸣而起时,先在庭前爆竹,以避恶鬼的习俗。当时所谓的爆竹其实是燃烧竹筒,导致筒内空气发热而爆裂发声。隋唐后,改为将火药装入竹筒。宋代废弃竹筒,改为用纸包裹火药燃爆。南宋都城杭州已出现成串的小爆竹,俗称“鞭炮”。据《武林旧事》记载,这种鞭炮点燃后连响到底,“一爇连...
查看更多
烟火爆竹制作技艺(蒲城杆火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蒲城县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以火药制作的烟火爆竹也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爆竹记载始见于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书中描写了鸡鸣而起时,先在庭前爆竹,以避恶鬼的习俗。当时所谓的爆竹其实是燃烧竹筒,导致筒内空气发热而爆裂发声。隋唐后,改为将火药装入竹筒。宋代废弃竹筒,改为用纸包裹火药燃爆。南宋都城杭州已出现成串的小爆竹,俗称“鞭炮”。据《武林旧事》记载,这种鞭炮点燃后连响到底,“一爇...
查看更多
1
96
97
98
99
100
5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