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6 星期三 农历六月廿二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8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89)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京城二十四节气习俗,你了解多少?
2019.04.01
节气资讯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流传广泛的这首《二十四节气歌》,用简约的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对24 个节气名称一一进行了列举。 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 我们知道,地球围着太阳公转,转一圈,就是一年,这个圈就叫黄道。古人把这一圈分成了24份,每转动15°就是一个节气,以立春为起点,大寒为终点,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民众在劳作生产中,结合了太阳历和物侯历...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
2019.01.25
视频集锦
6月8日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天津拉开帷幕,全国最具代表性的曲艺节目和代表性
传承
人,悉数登台交流、展示曲艺类非遗
传承
保护的成果。在北京恭王府、清华大学,昆剧、古琴名家的经典演出连番上演。山西平遥和国家图书馆组织了40余部非遗影像作品,向公众免费展映。今天开放的故宫文物医院,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文物修复的全过程。
查看更多
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报道
2019.01.25
视频集锦
作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非遗主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昨晚在天津拉开帷幕。开幕演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曲艺类非遗
传承
人汇聚一堂,腔调高亢爽朗的天津时调,乐曲圆润轻盈的四川清音,颇具民族风情的哈萨克族铁尔麦……师徒同台,老中青少几代非遗曲艺演员,共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这也是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历史上,首次实现国家级曲艺类非遗项目的集中汇演。
查看更多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它初步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不断维修改建,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成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在建造维修故宫建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宫室古建筑营造技艺。它由瓦、木、土、石、油漆、彩画、镶嵌、裱糊等各工种匠作技艺组成,营造中选料上乘,工艺严谨,做工精细,宫殿各部位的做法和施工工序都有严格的定式。正是由于工艺技术的保证,以故宫...
查看更多
蜀锦织造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成都市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手工织锦技艺在这片土地上已延续了两千多年。所谓蜀锦即是指四川成都地区制造的花锦,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春秋秦国的惠文王年间。战国时期,蜀锦已成为重要的贸易品。它兴于秦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末,清代中晚期得以恢复,近代再次陷入危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蜀锦曾一度辉煌,但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手工织机逐渐被现代织机所取代,呈现出萎缩和衰退的趋势。 与花楼织机融合在一起的蜀锦织造技艺,从纹...
查看更多
蚕丝织造技艺(余杭清水丝绵制作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当地出产的清水丝绵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代,这里已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到唐代开元年间,余杭清水丝绵远近闻名。这种丝绵具有色泽洁白、厚薄均匀、质地柔韧等优点,因而被朝廷列为贡赋。南宋时期,余杭丝绵冠于全浙。清代以后,清水丝绵名声更大,康熙年间曾远销日本。民国时期,余杭“老恒昌”清水丝绵更是享誉国内外。1929年,余杭清水丝绵在西湖博览会荣获特等奖。 余杭清水丝绵以水...
查看更多
蚕丝织造技艺(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 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因产于湖州市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辑里村自元末成村,便产湖丝。有明代史料书:“天下蚕桑之利,已莫胜于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 辑里湖丝的制作技艺,以辑里村为中心,主要分布在练市、善琏、双林一带的农村。自从机器化缫丝问世后,南浔农村的传统手工缫丝,约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逐渐开始消失。 辑里湖丝的蚕种,选用自育“莲心种”,又称“湖蚕”,品种优良,特适于缫制...
查看更多
建筑彩绘(陕北匠艺丹青)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 建筑彩绘是一种相当宽泛的说法,它的一层含义与人们通常的理解相同,是指利用色彩、涂料、油漆等原料在建筑物墙体上平面描绘图像;另一层含义则是指借助土、石、木、布、纸、陶等材料对建筑物及其内部陈设进行装饰。基于地理和民俗的原因,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建筑彩绘在整体风格和细节处理等方面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从材质、手法、色彩到内容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充分显示了劳动大众因地制宜的聪明才智。 陕北匠艺丹青是陕北民间画...
查看更多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
查看更多
徽州三雕(婺源三雕)
2018.12.14
相关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婺源县 古代徽州辖地包括今天的安徽省黄山市和江西省婺源县。“徽州三雕”是古代徽州地区流传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种工艺的统称,它们均为古代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 徽州古建筑以民居、官宅、宗祠、庙宇、廊桥、牌坊为主,无论建筑部件还是家居设备都具有很强的地域风格,十分注重雕刻装饰。一般多在房子的月梁、额枋、斗拱、雀替、梁驼(俗称元宝)、平盘头、榫饰、钩挂、隔扇门窗格心、裙板、绦环板、莲...
查看更多
1
88
89
90
91
92
11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