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8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一   谷雨 谷雨
搜索
节气资讯
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一 时间点为公历每年12月7日或8日 视太阳达黄经255度时 一、大雪节气知多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节气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此时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北方则呈现万里雪飘的迷人景观。 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hé dàn)不...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11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江苏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层林尽染,景色宜人。(摄影:孟德龙)(人民视觉) 今天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的时间体系及其实践,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是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智慧彰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中国人的自然时间 浪漫诗意的生态画卷 二十四节气铺陈着中国人数千年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6月,端午、芒种、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接踵而至,在众多相关宣传报道中,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漫步北京——二十四节气(夏之芒种)”主题游线路的消息,让热爱传统文化的人们格外惊喜。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新闻中心主办的“美丽中国·美好生活”2022年国内旅游推广活动,专题之一就是“跟着季节游中国”,一年四季,节日、节假、节气将成为全国各地旅游推广的重要节点。随着传统文化日益深入人心,二十四节气和现代人的生活建立起新的连接,这一内涵丰富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为了让您深入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我们通过四个单元15个主题,详细展示115个传承人记录工作的优秀项目。其中,第一单元的名字叫做“故事故人”,包括勿忘祖先、腔载春秋、傀儡有戏、弦上书卷四个主题。 “人”在非遗的价值内涵中充当着核心要素的角色。有了人的故事,就有了非遗的鲜活生命力。在传承人的接续记忆中,是祖祖辈辈筚路蓝缕才绘制了顺天应时的文明图景;是唱念做打争奇斗艳才流传下铿锵缠绵的...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6月11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非遗购物节”主会场系列活动在一师阿拉尔市文化(美术)馆启动。 主会场现场,一师阿拉尔市的塔河千古琴演艺、三师图木舒克市的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造技艺、八师石河子市的军垦剪纸、六师五家渠市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浙江台州的黄岩翻簧竹雕、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的传统烫画手艺等众多非遗项目吸引了不少职工群众和游客驻足体验。 据悉,本次活动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风采”,共为期...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为宣传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向公众传递“文化遗产,共护共享”的理念,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11日起一连两天在大炮台花园和澳门博物馆举办嘉年华活动,现场设有多个摊位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表演。 据介绍,此次嘉年华得到多个澳门非遗项目的传习群体鼎力支持,包括八音锣鼓、舞狮、葡萄牙土风舞、咏春拳、太极拳、蔡李佛拳、龙须糖制作技艺、杏仁饼制作技艺等的传习群体进行舞台表演和展演,现场还设有多项以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游戏摊位和非遗体验工作坊。当天还举行...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6月9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淮北市政府主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启动仪式在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举办。活动以“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 活动仪式上,为首批6个安徽省考古遗址公园、全省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授牌,为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工作站揭牌。当日举办了安徽大运河保护传承图片展、邓山汉墓群发掘成果展、淮北市省级非遗项目等专题展览,开展了非遗表演、非遗购物节等活动...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 全市各区、各项目保护单位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 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包括展览、演出、研讨 和教学传习活动等, 以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振社会消费, 引导更多的人参与非遗保护, 让非遗引领健康美好生活, 人民共享非遗保护发展成果。 走进宝坻区中国葫芦博物...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光影留声、音韵永存……记录“非遗”、留住“记忆”,国家图书馆用记录的方式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提高全社会的非遗保护意识。为庆祝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业务指导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182家各级各类图书馆于6月10日至7月10日举办“年华易老,技·忆永存——第四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顾展”系列活动。 近年来,该系...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为迎接2022年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南各市县举办丰富多彩活动,让人们了解非遗、认识非遗、体验非遗,领悟非遗之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非遗进校园,为传承续薪火 “编织一顶东坡笠需要多久?”“紫色的薏粑是由什么做成的?”……6月10日,在琼海市琼海中学附属小学,非遗项目“守艺人”被学生围着问个不停。当天,琼海“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琼海中学附属小学,通过活动展演形式,让该校千余名师生感受非遗的风采和魅力...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