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成果展示
2018年10月25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文博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老馆)拉开帷幕。北京文博会是每年定期在北京举行的大型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盛会,迄今已连续举办十二届。北京文博会已成为对外展示国家文明形象、对内增强文化自信、对全国文化建设起到引领示范的重要平台。 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携2017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项目成果亮相本届北京文博会。本次展会,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展台位于8号馆...
查看更多
人物
“还没做出真正满意的乐器” ——记朝鲜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金季凤  金季凤    伽??琴、奚琴、长鼓、洞箫、牙筝、短箫等都是朝鲜族音乐演奏中经常使用的乐器,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每到节庆活动,都可以看到朝鲜族同胞带着这些乐器载歌载舞的场面。几十人、上百人在一起边唱边跳,规模宏大而热闹。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朝鲜族乐器,金季凤经常带着他的这些“宝贝”去各地参加展览。作为朝鲜族乐器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季凤对这项技艺的传承并不悲观...
查看更多
人物
侗家最美的“月亮” ——记侗族刺绣传承人陈显月  陈显月侗族宝宝银帽    今年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锦屏县的侗族刺绣榜上有名,成为该县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日,为了进一步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锦屏命名了19位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陈显月作为侗绣传承人名列其中。    侗绣是刺绣的一种,是侗族人民一针一线在侗布上绣出来的,其风格自然、朴素、大方。侗绣中的精品当属北侗盘轴滚边绣,该绣种仅在锦屏县的平秋、石引、黄门等北部...
查看更多
人物
土家农妇谭支秀:一个人的“申遗”路      2009年5月,湖北省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名列其中,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民间历法纳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如今,湖北省文化部门又牵头开展了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民间历法有望跻身国家保护名录中。让人想不到的是,该项目的最初申报者竟是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故县坪村一位土家族农村妇女,她的名字叫谭支秀。  8月12日,笔者在巴东县采访了谭支秀。对于社会上对于巴东土...
查看更多
人物
只有经历过痛苦,才能让角色活起来——记五音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俊萍霍俊萍      提起戏曲,现在的年轻人普遍兴趣不大,因为对他们来说,看戏远没有看电影、打网游来得过瘾。五音戏是山东的一个地方小戏,知之者不多,不过作为五音戏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俊萍却为它奉献了一辈子。虽然已从山东淄博五音戏剧院院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但她仍然心系五音戏,“希望它的路能越走越远”。自己出演的不少剧目能有很好的社会反响,这是她有信心将五音戏传承下去的主要原因。     五音...
查看更多
人物
 容中尔甲用专注打动“格萨尔王”      仲肯没有家,“神授”的说唱者注定要四处流浪。他们走进人群之中,戴上象征着整个世界的“仲夏”,弹起六弦琴,将格萨尔王的传奇宣讲。     虽然永远无法成为一名仲肯,虽然用着完全不同于古老曲调的音乐,但容中尔甲唱起格萨尔王的故事依旧神情虔诚。用13首流行音乐,吟唱格萨尔王的史诗,这一次尝试,对容中尔甲意义重大。     “每天都能唱歌,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在成为歌手之前,容中尔甲的经历也是个传奇。     6...
查看更多
人物
 转刀雕技创新奇——记皮影雕刻大师汪天稳 汪天稳的皮影作品汪天稳     汪天稳,魁梧敦实且腼腆少语,是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却有一双能与巧媳妇相媲美的手。只见他伏于桌案,左手转动牛皮,右手执刀雕刻,一件皮影精品便脱影而出。汪天稳是陕西皮影协会主席,也是著名的皮影艺术雕刻鉴定专家、陕西省级非遗项目华县皮影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投师必受苦中苦, 入门要练三年功     汪天稳,1949年生于陕西华县,由于幼时极喜牛皮影子,12岁时被著名皮影雕刻大师...
查看更多
人物
藏族格萨尔说唱家桑珠:给史诗传承留下金钥匙    今年2月16日,在祖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高原,一颗耀眼的明星骤然陨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著名藏族格萨尔说唱家桑珠,这位从藏北高原走来,前半生浪迹高原以说唱格萨尔为生,后定居墨竹工卡县,在抢救、保护藏民族口头文化遗产格萨尔的工作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人,在墨竹工卡家中走完了九十年的人生旅程。  近十年来,桑珠老人的身体状况一直不佳,时常需要住院治疗,甚至抢救,但他从未停止工作,总是积极配合西藏社会科学院格...
查看更多
人物
汪寅仙:非遗紫砂传承人 汪寅仙制作的 “曲壶”     汪寅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她酷爱紫砂艺术,勤奋研习,探求创新,技术全面兼容各派技艺,善于将自然美的生态注入壶艺之中,施艺严谨、手法独特,共设计创作300多件(套)作品,种类丰富,造型各异,格调高雅。其中4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3件被北京紫光阁收藏陈饰,国内外许多知名博物馆也均有收藏。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出访礼品。汪寅仙德艺双馨,多年来为紫砂...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重庆继大足石刻、武隆喀斯特之后再添世界遗产———重庆剪纸与河北、陕西等地剪纸作为中国剪纸联合申报项目,近日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悉,授牌活动几天后将在北京举行。 重庆剪纸主要以北碚剪纸和堰兴剪纸为代表。北碚剪纸艺术已有1500多年发展历史,具有南派剪纸秀丽柔美、图案精巧、技法写实、以刻为主的表现风格,将巴渝大地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色巧夺天工地展现在咫尺之间,画面丰...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