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6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九   
搜索
专题报道
  海南船型屋:黎族精神家园的守望者    玉龙岭脚下躺着的黎族优秀建筑技艺的载体―――81间保存完整的船型屋,一度吸引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学者、画家和摄影师前来采风。白查村这个地处偏僻的小村庄,近几年也因船形屋的存在而打破了以往的平静。     因信息闭塞,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喜讯,并未在村里广泛传开,白查村平静如故。     “保护是必须的,但船型屋具体保护方案迄今仍未出炉。”江边乡党委书记张志强透露。     船型屋是黎族智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井陉拉花:六旬夫妇的拉花梦   井陉拉花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凭借其特色鲜明的音乐与舞蹈,井陉拉花入选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优美的民间艺术离不开优秀的传承艺人,为了发展拉花艺术,数代井陉人在揣摩、学习中前行。井陉县城安五生、胡素姐夫妇既是拉花艺术的爱好者,也是其传承人,从2006年开始,夫妇俩开始为普及拉花而努力,迄今为止,他们教出的学生达200余人。“上到九十九,下到蹒跚走,井陉拉花遍地扭。”这是他们的梦想,也是众多井陉人的追求。     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傩舞: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傩戏表演 表演会手舞 存孝打虎戏 单鬼抽肠子傩舞戏 关羽傩神像    傩舞,在永靖俗称“七月跳会”,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宗教祭祀活动,成形于明朝,是我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傩文化最古老的源头。近年来,永靖县努力挖掘、传承、弘扬傩舞戏这一民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江西赣傩表情:解读华夏古基因 古朴神秘的石邮傩舞 石邮傩舞八位表演者中的六位,左起第四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会武     傩,亦称“大傩”,起源于我国古代原始宗教的巫文化,意为“迎神赛会,驱逐疫鬼”。江西便是傩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之一,赣傩可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在一千多年前其影响就已经传播到了东亚,除宫廷傩已消失外,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赣傩面具:传承千年的古老表情  宁都黄石中村──七十二侯文官  摄影 梅联华宁都黄石中村──东大神  摄影 梅联华宁都黄石中村──白面东大神  摄影 梅联华南丰菜溪乡上三塘──法海摄影 梅联华南丰菜溪乡上三塘──傩公  摄影 梅联华    已有千年历史的赣傩,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不可多得的“活化石”。其中傩面具的雕刻艺术已超过了宗教祭祀意义,正日渐成为引人瞩目的民间工艺品,并凸显其独特的收藏价值  2005年6月,在南昌首次举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蒙医药:从马背行医到特色医疗田雅婷   7月1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蒙医研究所“五疗科”特色诊室内,48岁的巴布先生正在进行铜罐治疗。他患有腰肩劳损,这已经是第四次在这里进行治疗。他说:“每次治疗1个小时,治疗一次才10块钱,而且效果特别好。”这是记者日前跟随“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所见到的。  多年以前,草原上大多数农牧区的群众都是由马背医生来看病的。从早期的马背医生发展到现今的特色医疗,蒙医药历经波折。此次“中医中药中国行?蒙医蒙药内蒙古...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八闽千姿:古老南音千年传承    南音(泉州弦管)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起了福建泉州各界及至中国文化界、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为流传千年的“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赢得国际认可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也积极进言献策,热议南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十二日上午八时许,泉州各个区县南音社团组队齐集古城泉州,以规模盛大的民俗踩街、典雅优美的南音名曲和唱出自家的看家曲目,共同庆祝南音“申遗”成功。  当天上午十时,南音入选“非遗”庆祝大会在泉州南音艺苑举行...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我国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入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粤剧、格萨(斯)尔、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热贡艺术、藏戏、玛纳斯、花儿、西安鼓乐、中国朝鲜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端午节等25项目入选世遗名录 数量世界第一      包括中国端午节、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南音等在内的二十五个非遗项目,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全数获得通过;加上此前入选的昆曲、古琴、木卡姆及蒙古族长调民歌等四项,中国共计二十九个入选项目,是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将来自八个国家的12项遗产列入《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阿布扎比10月1日――以阿瓦德•阿里•萨利赫•阿尔穆萨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主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在阿布扎比举行的本届会议期间,已经确定了来自8个国家的12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独立专家审查,将这些白俄罗斯、中国、法国、肯尼亚、拉脱维亚、马里、蒙古和越南的文化习俗列入《名录》,标志着委员会启动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名录》的工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