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7 星期四 农历六月廿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2)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894)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50)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在内罗毕落下帷幕
2010.11.30
其他新闻
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在内罗毕落下帷幕 11月19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落下帷幕,由肯尼亚国家遗产与文化国务部常务秘书雅各布•米亚龙(Jacob Ole Miaron)担任主席,并由650多名各国代表参加的此次会议,共将51项新增遗产列入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会议上,4项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为:中国 - 麦西来甫中国 - 帆船水密舱壁制作中国...
查看更多
申遗成功,针灸路在何方?
2010.12.16
专题报道
申遗成功,针灸路在何方? ■申遗不是目的,保护和
传承
才是目的。申遗成功不是为了保护针灸的“一招一式”或某种针具的样式,而是为了保护针灸技法和
传承
人 最近,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医针灸起源于中国,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代表。中医针灸成功申遗,是对中国乃中医针灸起源国的确认。中医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统计,目前国外的针灸师至少有20万人,针灸的...
查看更多
京剧申遗热后的冷思考:从艺术到遗产
2010.12.16
专题报道
京剧申遗热后的冷思考:从艺术到遗产 从艺术到遗产 京剧申遗热后的冷思考 当京剧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李世济、李维康、叶少兰、刘长瑜、于魁智、孙重亮、周传家、傅谨、解玺璋等艺术家、
传承
人、理论家、院团长纷纷换位思考,触及京剧发展的重大话题,令人耳目一新―― 11月16日,中国京剧入选2010年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2月2日,全国京剧优秀剧目展演活动拉开帷幕,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45台京剧剧目在京集中展演;12月...
查看更多
非遗法草案审议凸显五热点
2010.12.22
其他新闻
非遗法草案审议凸显五热点 2010年12月21日上午,正在北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始分组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达列力汗?马米汗在分组审议发言时说,草案第37条第1款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有代表性的非物质遗产项目含义不够明确,因为一些消极的项目在有些地方也有一定代表性,但这不能支持,更不能鼓励;现在社会上已出现不少不良现象,例如:现在一些古迹、古墓的商业性开发就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对...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美术生存现状堪忧
2010.12.29
专题报道
传统工艺美术生存现状堪忧 据调查显示99.2%的人喜欢民间传统手工艺品;但我国52.5%的传统工美品种陷入濒危状态甚至停产。 只需要一盏煤气喷灯,一把镊子,65岁的邢兰香就能把半透明的五彩玻璃条拉、抻、点、压、印、溜,转瞬变换成一朵花瓣、一块水果糖,甚至是一只回首仰望的小兔子。“料器特别神奇,一把镊子就能捏出各种形状,而且永远不褪色。但创造传奇的背后,却需要很多时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料器第六代
传承
人邢兰香说。 在这个冬日的下午,位...
查看更多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推出
2011.01.13
其他新闻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推出 由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组织编写的《2009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2011年1月12日在京发布。该报告分为五编,对北京曲艺、民间文学、民间医术、传统舞蹈、传统手工艺和智化寺京音乐、老字号百年历史文化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专题总结;对申报、保护和
传承
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础保护、尊重意愿、发挥优势和服务社会的若干建议。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专项总结了一批...
查看更多
时代抛弃老艺术? 人才匮乏让提线木偶陷入危机
2011.01.14
专题报道
时代抛弃老艺术? 人才匮乏让提线木偶陷入危机 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又名“吊线子戏”,是古老珍稀戏种。江西兴国提线木偶所演剧目既有从民间说唱本和传说故事改编的,也有来源于元曲及明清杂剧的,内容十分丰富。这里的木偶戏班一般7人左右,演出时台前一至二人操作,连说带唱,后台三五人伴奏,其中操作木偶者还能根据剧中人物分别乔装男女老幼角色,可谓一身多能。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已渐渐淡出观众的视野。 渊 源 据传,提线木偶戏起源于公元前180...
查看更多
“手艺农村”调研成果在京展出
2011.01.17
其他新闻
“手艺农村”调研成果在京展出 2011年1月9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揭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等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剪彩。 赵少华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揭示了传统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诠释了文化生产力对推动城乡统筹和促进经济...
查看更多
部分“非遗”
传承
或面临断档
2011.01.17
其他新闻
部分“非遗”
传承
或面临断档 加强扶持势在必行 记者最近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进行调研发现,非遗项目的
传承
问题仍未完全解决,部分项目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非遗项目
传承
人建议,国家对他们应加强扶持,“扶上马”,最好再“送一程”。 部分“非遗”项目面临“人亡艺绝”困境 截至目前,我国分三批共认定了148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中耄耋之年者占到1/3。许多非遗项目后继无人,甚至面临“人亡艺...
查看更多
全国“非遗”
传承
人新春聚北京
2011.01.19
其他新闻
全国“非遗”
传承
人新春聚北京惠山泥人团阿福 惠山泥人厂提供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 何凯英汴京灯笼张――吉利灯 张俊涛摄大吴泥塑 吴光让《王茂生进酒》 李群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7部委《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的要求,在2011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迎春展示活动”(以下简称迎春展示活动)在北京市金源新燕莎MALL、北京市百货大楼、朝阳大悦城和国瑞城购物中...
查看更多
1
134
135
136
137
138
8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