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3 星期五 农历四月廿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9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803)
清单
(5305)
资源
(1090)
学术
(1846)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第二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开幕
2009.08.17
其他新闻
第二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开幕 北京市珐琅厂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展示景泰蓝制作中的掐丝工艺 图片来源:新华网 罗晓光摄影 8月16日上午,第二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在位于北京崇文区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开幕。从8月16日至9月18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将同时举办7大主题的展览,分别是:藏传佛教艺术...
查看更多
保嗣酒:独特的成人礼仪
2009.08.17
专题报道
保嗣酒:独特的成人礼仪 两位技术娴熟的老人摆花蛤和元宝 樱桃也是很难摆的 一尺高的十个冷盘“全家福” 乐清县柳市镇后西村民间,至今仍
传承
着一种独特的“成人礼”习俗――摆“保嗣酒”。即村民无论哪一家有儿子年满18周岁,都要摆上酒席宴请村中所有村民前来吃酒庆贺,祝福18岁的少年顺利成年。同时也让这个少年明白,应该开始为家庭分担责任,尽男子汉的义务。所以后西村人的保嗣酒,是开开心心地摆,热热闹闹地办。 三百年
传承
从未间断 为何称其为“保嗣酒”?《尔雅...
查看更多
中韩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江苏金湖圆满结束
2009.08.17
其他新闻
中韩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在江苏金湖圆满结束 八月十五日,韩国固城郡农谣保存会十七名民间艺术家结束了在中国江苏省金湖县为期三天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两地民间艺术家们通过表演的形式,相互交流各自文化的特色。 此次中韩民间文化交流会,由中国社科院和上海社科院牵线搭桥,两地演员现场表演了十多个精彩的民间文艺节目,固城郡农谣与金湖秧歌等同台演出,展示了两国民间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据固城郡农谣保存会会长金石明介绍,固城农谣在当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记录的歌...
查看更多
中国唯一的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在内蒙古根河市成立
2009.08.17
其他新闻
中国唯一的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在内蒙古根河市成立 中国唯一的桦树皮文化博物馆、呼伦贝尔地区首家私人博物馆――北方狩猎民族桦树皮文化博物馆日前在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乡成立。 桦树皮文化在中国北方狩猎民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等民族中有着悠久的历史。2007年,桦树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成立的桦树皮博物馆共展出作品300余件,以出土文物、传统生产、生活器具、现代包装和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以及现场手工制作表演等,翔实地反映了中国北...
查看更多
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9.08.18
专题报道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流传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长调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蓝天、湖泊等。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悠扬的歌声和自由的节奏,是那么的苍凉和辽远,这就是蒙古族长调的...
查看更多
《富阳竹纸》成书 濒危元书纸手工技艺终获
传承
2009.08.18
其他新闻
《富阳竹纸》成书濒危元书纸手工技艺终获
传承
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 一直以来,杭州富阳市灵桥镇被誉为“活着的造纸博物馆”,这里出产元书纸的历史源远流长。如今,为了能将这一濒临失传手工造纸技术
传承
,一位名叫李少军的造纸艺人,花费16年时间,将元书纸的生产工艺编写成了《富阳竹纸》,全书十万多字和500多幅图片,详细介绍了手工制造文化用纸的全套工艺流程。 近年来,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逐渐深刻,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及世界的共识。2006...
查看更多
亚洲艺术节举办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09.08.20
其他新闻
亚洲艺术节举办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蒙古族牧民唱起悠扬的长调、达斡尔族妇女剪着可爱的哈尼卡(玩具纸偶)、鄂伦春族老人缝制厚重的狍子皮、还有身着本民族服饰的56个民族姑娘跳起欢快的舞蹈……19日,作为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 本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主要展示了30个民族的传统服饰,21个民族的部分传统手工艺,15个民族的民间歌舞,11个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包括民族史诗在内的民间文...
查看更多
龙氏木雕船工艺 濒临失传的木雕绝技
2009.08.20
专题报道
龙氏木雕船工艺 濒临失传的木雕绝技 龙从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北木雕船工艺的
传承
人,与其父共同制作的作品《端午龙舟》至今仍是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珍贵展品。 2009年2月,龙从发进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其参展作品《隋代大龙舟》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3月12日,我们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汉阳某小区,拜访刚刚从北京参加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龙从发大师。不大的两居室,到处都是木雕世家的标记。门禁电话上有个精...
查看更多
为避免传统技艺失传 泉州将设非遗项目传习所
2009.08.20
其他新闻
为避免传统技艺失传泉州将设非遗项目传习所 技艺高超的师父,光把功夫传授给少数几个徒儿是不够的,应该广纳四海门徒。《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方案中,在全市各地广泛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或传习中心,成为一大亮点。 将采取多种保护方式 近日,泉州市政府有关会议已经通过《泉州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方案,近期将正式下发。该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本次通过的规划方案中,涉及机构设置及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小部分内容还将稍作斟酌,有待最...
查看更多
中国蓝印花布孤单的手艺
2009.08.20
专题报道
中国蓝印花布孤单的手艺 “我们对蓝印花布真正细微的了解是早就没有了,对纹样意义的认识模糊而混乱。这些旧东西,你要知道原本的出处和周到的想法,然后再去利用。” 四缬中的灰缬 久保玛萨(Masa Kubo)开在上海长乐路上的“中国蓝印花布馆”展室墙上有两个小镜框,里面的照片一张是黑白的,拍的是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里叠放在床上的蓝印花布棉被。她记得很清楚,1972年3月她随日本妇女代表团第一次来中国,那条叠得整整齐齐的棉被是她在中国第一次看到的...
查看更多
1
93
94
95
96
97
88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