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专题报道
“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勾勾”是由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传统戏曲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由于其唱腔在每个上、下句结束时,总要以假声颤一下,通常出现七度、八度的大跳,因而被称为“一勾勾”。流行地区以高唐、临清为中心,传播至德州、惠民、济南、泰安、潍坊以及河南省东部和河北省南部。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连云港非遗项目“龙舞”  “非遗”近年来成为一个热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其中非遗传承人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技艺精湛,身负绝活,不仅是本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承担相应的义务和社会责任,将宝贵技艺流传下去,培养后继人才,使之薪火相传。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有些传承人享受着政府的资金扶持,享受着传承人这一头衔带来的光环和实际利益,却没有尽职尽责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对这种现象,江苏省苏州、连云港两地根据相关条例法规,率先在全省对不合格...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花开时节动京城(摄影:飞仪)  一、节气概说  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是谷雨,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雨水增多,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今年的谷雨时间是4月20日,即农历丁酉年三月廿四日。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后降水增多,浮萍开始生长,布谷鸟追逐鸣叫,提醒人们播种,戴胜鸟落在桑树上,养蚕即将开始。谷雨时节正值暮春,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因此,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社区曲艺书场是江苏省扬州市著名的文化品牌。近日,“绿杨书场”先后在仪征市文化馆、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平山乡开设了分书场。在开设仪式上一级演员、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杨明坤,一级演员、扬州弹词表演艺术家沈志凤前来开书预热,分别献演了扬州评话《皮五辣子》和扬州弹词《啼笑因缘》的精彩片段,他们一口地道的方言、逗笑生趣的表演赢得了书迷们的阵阵掌声。而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二级演员赵松艳和青年演员李琳则分别“主持”这两家分书场,她们表演的曲...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开幕式会场全景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亚太中心和江苏省文化厅共同主办,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师资培训履约班”于2017年4月17日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开班。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江苏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王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孙丽华、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调研员陈飞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7年3月24日经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全文共六章三十二条,包括总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条例》中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代表性项目相对集中的区域应当实行整体性保护,有计划地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保护名镇、老街、传统村落原貌和原...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贝叶经制作技艺是西双版纳州1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之一  图为贝叶经  原标题:绚丽少数民族非遗盼传承 西双版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开馆  4月13至16日是傣历1379年新年节。新年节前夕,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正式开馆。    西双版纳民族博物馆馆长岩坎翁介绍,非遗展厅面积800余平方米,以文字表述、图片展示和实物展出等方式呈现西双版纳州绚丽多彩的非遗文化,文字以汉、傣双语表述,拥有非遗相关实物100余件。    非遗展厅共分为5个部分...
查看更多
呼麦复兴记
2017.04.17
专题报道
“蒙古族呼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的学员们正在集体排练(摄影:李佳音)  原标题: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的中国复兴记  16日,中国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蒙古族呼麦艺术人才培养”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进行着。50位活跃于国内外表演舞台的青年艺术家和呼麦传承人将接受为期50天的特训,老师均是国内外业界“大拿”。这样的规格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罕见。青年呼麦表演者青龙的演出剧照(呼和浩特民族演艺集团 供图)  “希望通过学员的力量,凝聚形...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4月12日,国家文化部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评估组来到吉首市,考察吉首市“非遗”保护工作。   评估组先后考察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矮寨小学及坪朗村苗鼓传习所,面对面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吉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详细询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状况及面临问题困难,深切关注传承人的生活及身体状况。   吉首市目前共有“非遗”项目67项。国家级项目有3个(《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民歌》《苗族四月八》),其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叶少兰、孟广禄主演的京剧“像音像”剧目《壮别》录制现场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这是继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计划”和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要求“做好京剧‘像音像’工作”之后,中央层面关于“像音像”工作的第...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