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传承人的无奈:文化遗产面临危机    我们都知道,天津建卫600年,这其中,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民俗文化,最近,就又有三项津南区的民俗项目,被列为了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包括葛沽镇的“宝辇”花会、咸水沽镇的“海下文武高跷”以及八里台镇的“民间吹奏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顾名思义,更加倾向于精神文化,比如民间文学啊、社会风俗啊、曲艺舞蹈什么的。那么这种文化遗产,很显然和物质文化不同,必须依赖人的代代相传,才能保留住,传承人非常重要。那么,现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全国政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文化宣传类提案共367件,约占提案总数的7.87%。其中,委员个人提案189件,委员联名提案165件,党派提案11件,人民团体提案1件,界别、小组提案1件。文化宣传类提案内容丰富,涉及各种文艺、传媒形式,反映了委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心和信心。会议期间,科学技术类提案共139件,占提案总数的2.98%。其中,委员个人提案74件,委员联名提案52件,党派提案10件...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上昆将全面展示三十年精彩    今年是上海昆剧团成立30周年,为了展示这个全国著名昆剧团30年深厚的艺术魅力,该团在2008年将推出形式多样的全年演出和活动计划,其中包括五次进京演出,在5月18日推出为期10天的“上昆30年”团庆盛典及开幕演出季;此外,还将继续上昆老艺术家传承专场演出与“传统?中国”民俗节庆系列演出两大品牌演出;岁末还将打响汤显祖“临川四梦”的主题策划演出。如此密集性、风格化的昆曲演出与展示,是近年来传统戏剧的一次盛事。    “5月18...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北京:“非遗”与“奥运”同行    4月18日,北京市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对2007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表彰了18个先进集体和30名先进个人,并向第一、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以及首批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牌,同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到2007年4月,全市约有近3000人参与普查,普查到的项目近7000项...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河北建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库    中新河北网石家庄4月19日电(记者 田张梦)近年来,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省正在建立全国第一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数据库,可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欣赏、浏览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台。    据介绍,近年来,河北省通过开展全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抢救了一大批珍贵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河北省已有3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名录,77项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名录,总数居全国第4位...
查看更多
滩头年画
2008.04.21
专题报道
滩头年画    滩头,一个湘西南资水河畔的古老小镇,漫山遍野的楠竹、清澈见底的溶洞溪水和古朴淳厚的民风,孕育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珍品――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是湖南省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滩头年画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术风格:艳丽、润泽的色彩,古拙、夸张、饱满、个性化的造型方法,纯正的乡土材料和独到的工艺,使作品具有浮雕一般的艺术效果。滩头年画从造纸原料的选择、纸张的制造、刷底,到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一张年画的生产需要经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蔡正仁:昆曲要时尚,不要时髦《长生殿》来京,蔡正仁(左)将演唐明皇。本报记者 孙纯霞 摄    1954年,蔡正仁、计镇华等60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走进上海戏曲学校,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昆曲传人。如今,《长生殿》、《牡丹亭》的演出,已被其他传统戏剧院团视为一个信号:传统戏剧能在现代社会焕发新活力。4月30日,年近七十的蔡正仁将携全本昆曲《长生殿》,在保利剧院连演4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蔡正仁高兴地谈起了昆曲观众的年轻化、高学历化。    昆曲又开始俘获年...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期待中国木版年画的春天  日前,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文联等联合主办的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保护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有年画之乡美誉的开封朱仙镇举行,5年前,就是在这里,以抢救中国木版年画为标志,中国民协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5年后,我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硕果累累,木版年画这一最具中国民间特色的文化遗产不仅 避免了消亡的命运,而且得以传承,焕发出勃勃生机。   留住民族的根脉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西平遥推光漆器推向何方?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它以大漆(天然生漆)为料,用描金彩绘及人工手掌推光的独特工艺著称于世。漆面光洁,映影如镜,有耐潮耐热、耐酸碱、耐老化等特点。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5月20日由国务院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继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平遥县又一个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然而,就是如此让我省为之骄傲的推光漆器,现在却不知该推向何方?分散经营、无序竞争、后继无人以及要艺术还是要商品?是坚...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传统文化不应在“普及”的名义下庸俗化     当你看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情”,“李清照好酒好色又好赌”时,你一定以为你是在看TVB八点档或者某演艺八卦周刊,事实上这可是出自我们的教授、学者在媒体上的学术演讲。    最近,超女超男的旋风已经从娱乐界刮到了学术界。为了博取曝光率和轰动效应,不少学者放弃了严谨的学术精神,不负责任地随口而谈,从最初的风趣幽默到插科打诨再到危言耸听,一个个恨不得都挖掘出惊天大史料来镇住观众。国学似乎开始热了,只不过它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