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2   星期四   农历四月廿五   
搜索
地方新闻
6月10日,“文昌云岩 你我‘偶’遇”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在文昌阁广场举行。 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看 此次活动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云岩区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贵阳木偶剧团、云岩区文化馆承办,旨在以木偶这一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
要闻
芒种已启时雨至,非遗流津薪火传。 你知道吗,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许你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你真的了解非遗吗?今年国家图书馆捧出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精彩盛宴,请你来感受非遗之美,连接现代生活。 探索新知 了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 非遗是什么?非遗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国家是如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6月10日至7月10日,就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1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是“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正如火如荼。6月10日上午,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以视频会议方式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讲话并宣布活动启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主持会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介绍了遗产日期间江苏非遗活动安排。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钢...
查看更多
要闻
自2012年以来,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一场融汇昆曲与古琴两大经典国粹的艺术盛宴都会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如约而至。这便是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支持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 2022年因疫情原因,活动不能按惯例举行演出,为满足广大昆曲和古琴爱好者的欣赏要求,特选取历届演出的精彩节目进行云播放,以回顾这些百看不厌的经典作品,作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1日是我国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将今年“遗产日”文物宣传展示活动主题确定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主题确定为“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上海将以“哔哩哔哩”和“东方网”为线上主平台,推出“海派城市考古”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线上专区、“非遗新体验”首届国潮文创设计大赛、非遗云...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届时,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暨第三届四川非遗购物节将在遂宁市举办,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璀璨纷呈的非遗项目,彰显我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向上的人文风情。 一、活动主题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二、活动时间 6月10日—11日 三、主会场地点 遂宁市文化中心...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1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树立和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展览馆承办的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内蒙古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内蒙古展览馆举办。 本场活动以“中华颂·非遗传承文脉”为主题,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包括“启动仪式”“内蒙古长城四季非遗展”“内蒙古黄河非遗美术作品展”、内蒙古“非遗购物节”线上展销及“传统手工艺大课堂”线上社会教育活动...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历史赋予的责任 也是传承文化根脉 共筑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 2022年6月11日 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 我们将在遗产日期间推出 “行走河南•云游非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6月11日(星期六)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博物院、河北新闻网承办,石家庄市群众艺术馆协办的2022年“乐享河北 非遗会客厅”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展示暨河北非遗·老字号购物节,将于6月11日(上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接“一核一城三带两区”重点建设任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不断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续写创新性保护传承、多样化融入生活的新篇章。 完善机制,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