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9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二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过大年”第四届湖南非遗新春博览会开幕
2021.01.04
地方新闻
1月1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湖南省文化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全面小康·非遗赋彩”2021年“非遗过大年”第四届湖南非遗新春博览会在湖南省文化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本届非遗新春博览会以“全面小康·非遗赋彩”为主题,将持续3天,以“新时代、新生活、新
传承
”为呈现内容,集结了湖南省近50项非遗项目,现场设置舞台展演、传统工艺精品展、湘味年货展、传统医药义诊和非遗研学体验五大版块,全方位展示...
查看更多
【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2021年元旦江西非遗扶贫年货展销系列活动火热开幕
2021.01.04
地方新闻
2020年12月31日,“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2021年元旦江西非遗扶贫年货展销系列活动暨“我画非遗”全省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在江西省文化馆火热开幕。 本次活动以线上和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包含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非遗代表性项目优秀实践案例、“我画非遗”全省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展、非遗项目展示及年货展销、赠阅非遗知识读本、非遗普法、非遗衍生品展等丰富内容。其中,线上活动通过抖音“云游江西...
查看更多
《广东省“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实施方案》日前出台
2021.01.04
地方新闻
日前,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推进“十四五”时期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工作,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并公布了《广东省“十四五”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根据《方案》部署,到2025年,广东省将完成50名省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记录工作,组织非遗
传承
人群参加研修和培训累计超过1万人,建成10个省级以上文化生态保护区,形成1-2...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蒙古长调
2021.01.04
专题报道
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和美学的感悟。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特点,并与蒙古语言和文学等息息相关。 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发音为“乌尔汀哆”,意思是长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主要流行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北部和蒙古国。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长调的历...
查看更多
国家图书馆上线展映48部非遗纪录片
2020.12.31
要闻
第三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海报 48部非遗纪录片将于12月31日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非遗展映专区正式上线,第三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也由此拉开帷幕。 本次系列活动主要以线上平台展映的形式,共分为“乐舞·情韵”“腔调·故事”“手艺·匠心”“吉祥·人生”四个单元,覆盖非遗十大类别,整合了
传承
人记录工作成果中具有较高艺术...
查看更多
送王船:人与海洋联系的纽带
2020.12.31
专题报道
20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送王船”传统一度中断了数十年,直到80年代,福州、泉州、漳州、厦门等地才又重新恢复。2006年,以龙珠殿为代表的厦门“送王船”习俗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厦门市申报的“闽台送王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送王船”植根于闽台地区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简称“王爷”)的民间信俗,是当地“王爷”信仰的产物,王爷信仰的核心仪式就是“送王船”。在闽南方言中,“王爷”的称谓意味着尊崇...
查看更多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之昆曲
2020.12.31
专题报道
昆曲·牡丹亭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罗斯有芭蕾,英国有莎士比亚……那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是昆曲。 昆曲(Kun Opera),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被誉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之一,中国戏曲的“百戏之祖”。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中国首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昆曲溯...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滑县木版年画展亮相恭王府为新春祈福纳祥
2020.12.31
要闻
展览现场,大平调非遗
传承
人和木版年画
传承
人相逢一赞 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滑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祈福纳祥趋吉避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滑县木版年画保护成果展”30日在北京恭王府开幕。 河南大平调非遗
传承
人表演戏曲《大升帐》 滑县木版年画发源于豫北平原、黄河故道,是黄河文化遗产的...
查看更多
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巩固拓展非遗扶贫成果
2020.12.30
专题报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顺利完成,我国文化聚力、文化张力、文化实力所彰显出的文化自信体现在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这种文化自信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广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来的文化自信,树立起贫困地区的文化自信、贫困群众的文化自信,将使文化自信更加完...
查看更多
融媒+赋能创新
传承
广东非遗“后浪”活力绽放
2020.12.29
“非遗新造物”2020年度展览在289艺术园区开幕
地方新闻
潘柏林牛年生肖新作《闲情乐》 南北非遗“对话”传统工艺工作站交流展区
传承
古意,绽放新枝。近年来,广东抓住数字文化崛起良好时机,加强智慧融媒赋能,不断推动非遗
传承
保护工作向前迈进。 2020年12月28日,“活力绽放——非遗新造物2020年度展览”在广州289艺术园区岭南活力非遗艺术馆开幕。展览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指导,广东省振兴传统工艺工作站主办,广东省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1
412
413
414
415
416
8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