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2   星期五   农历七月廿一   白露 白露
搜索
专题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积极组织全区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组织创作了一批鼓舞士气、提振信心、传播正能量的非遗抗“疫”作品,致敬英雄,助力抗“疫”。 自2月上旬以来,广西14个地市的非遗传承人积极行动起来,创作出上百余部(件)形式多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抗疫作品,涉及“侗族琵琶歌”“侗族多耶”等23个非遗项目,分属于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6大项目类别。我们从中精选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走进多吉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店铺,数幅长条卷轴唐卡画映入眼帘。文成公主进藏图、尺尊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这一总长105米,由数位画师耗时5年共同绘制的藏族文化发展史“创意系列唐卡”,是多吉创建画室以来最为得意的作品。 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2006年,藏族唐卡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绘制完成后,我们希望能将此作品在博物馆展出。不为挣钱,只为让更多人通过...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24日下午,作为2020年海南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的“浓情三月三”海南“非遗”技艺线上展示活动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景区举行。 记者刘子榕摄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让黎族苗族同胞足不出户感受火热节日氛围,3月24日下午,作为2020年海南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的“浓情三月三”海南“非遗”技艺线上展示活动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景区举行。该活动由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壮乡三月好晴天,木棉盛开歌舞喧”,“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八桂儿女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节日期间,各族民众蒸彩糯、祭先祖、赶歌圩、抢花炮、斗彩蛋、赏戏曲,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又是一年“三月三”,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的工作部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围绕着“壮族三月三”及相关的文化事象,开展“云赏三月三”专题...
查看更多
壮族三月三期间的祭祀活动
专题报道
【编者按】“壮乡三月好晴天,木棉盛开歌舞喧”,“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八桂儿女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节日期间,各族民众蒸彩糯、祭先祖、赶歌圩、抢花炮、斗彩蛋、赏戏曲,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又是一年“三月三”,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的工作部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围绕着“壮族三月三”及相关的文化事象,开展“云赏三月三”专题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持续发力的背景下,“非遗+扶贫”将传统手工艺和广阔市场密切对接,逐渐成为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各地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和传统工艺工作站通过培训精准帮扶贫困户参与就业,促进其增收。连日来,多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指导、组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复工复产。 多方式稳复工 在复工一月有余的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金盘绣工坊车间里,缝纫机哒哒声此...
查看更多
民间传说中的壮族三月三
专题报道
【编者按】“壮乡三月好晴天,木棉盛开歌舞喧”,“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八桂儿女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节日期间,各族民众蒸彩糯、祭先祖、赶歌圩、抢花炮、斗彩蛋、赏戏曲,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又是一年“三月三”,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的工作部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围绕着“壮族三月三”及相关的文化事象,开展“云赏三月三”专题...
查看更多
文献中的壮族三月三
专题报道
【编者按】“壮乡三月好晴天,木棉盛开歌舞喧”,“壮族三月三”是广西各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八桂儿女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节日期间,各族民众蒸彩糯、祭先祖、赶歌圩、抢花炮、斗彩蛋、赏戏曲,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又是一年“三月三”,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2020年“壮族三月三”系列文化活动的工作部署,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通过“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网”、“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围绕着“壮族三月三”及相关的文化事象,开展“云赏三月三”专题...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0年3月17日至20日,贵州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通查验收会在贵阳召开。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黎盛翔出席会议。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贵州省自2016年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以来,已连续两年荣获优秀项目数量全国第一,在传承人记录工程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工作模式,获得了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和肯定。贵州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全国各地非遗保护协会共同在微博发起非遗公开课活动,推出68项非遗节目,话题阅读量超过17亿。其中,青城武术、道明竹编等四川非遗备受网友青睐。 “通过这个动作,主要是让大家学会预防摔跤。”画面中,四川省非遗青城武术代表性传承人刘绥滨一边缓慢演示,一边详细讲解。脚尖向上,膝盖上抬,转动腿部……短短几分钟视频里,刘绥滨和学生将“髋部环功”动作分解。 刘绥滨做青城武术的非遗传播已有多年。微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