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5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一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瑶族鼓手表演口咬铜鼓绝技(摄影:刘廷智)  还有几天,广西壮族同胞将迎来最隆重的盛会“三月三歌圩节”。各地的工艺师们正紧锣密鼓地铸造、维护歌圩节的必备乐器——铜鼓。铜鼓敲起来就有了灵魂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在古老的传说中,铜鼓敲起来就有了灵魂,可以与天地、神灵沟通,保佑乡寨平安。作为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活化石”,铜鼓记录着古骆越民族生命、生产、生活的过程,更是骆越民族的精、气、神所在。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江西婺源历史文化名村“汪口村”(摄影:冯军)安徽黄山市歙县历史文化名村“许村”(摄影:李斌)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汤显祖笔下下辖“一府六县”的徽州,如今已分属安徽、江西两省,成为一个历史地理概念。  2008年1月,文化部正式批准在这里设立全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跨省市县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活态传承文化遗产的创新,重塑了活色生香的徽州文化家园。  还原徽文化的历史生态  《穆柯赛》《野猪林》《拾画》《扈家庄》……最近两年,江西婺源的戏迷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推进《国风·秦韵》文化品牌座谈会现场2014年,《国风·秦韵》之《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绽放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16年,由陕西演艺集团、陕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打造的原创歌剧《大汉苏武》摘得第十五届文华大奖2017年1月,大型秦腔现代戏《家园》亮相北京并拉开全国巡演大幕    传递陕西声音 讲好陕西故事    推进《国风·秦韵》文化品牌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陕西是文化大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陕西省文化厅按照中央和文化部以及陕西省委、省政府要求,高举...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2017年中国·浙江青瓷展”25日在杭州开幕,200余件青瓷作品,集中展现了浙江一代代青瓷匠人的传承与创新。    青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成熟瓷器,而中国则是青瓷的故乡。在浙江省境内,越窑、南宋官窑、龙泉窑等在历史上都曾名动一时,目前,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唯一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    此次青瓷展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主办,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浙江青瓷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展览分为“千峰翠色”“寒木春华”“雨过天...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加快推进四川省非遗立法进程,2017年2月16日至17日,四川省人大、文化厅联合组成非遗立法调研组,赴我省绵阳市、北川县开展《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立法调研。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办公厅巡视员张力,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筠、行政法规处处长江建明,文化厅副巡视员唐明、非遗处处长林彤参加了调研活动。  调研组一行赴绵阳市北川县“巴拿恰羌族风情街”及非遗项目传习所实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民间艺人在马街书会会场表演(摄影:何五昌)  “天为宝盖地为池,人生世上浑水的鱼;父母养儿鱼生着子,子孝孙贤水养鱼……”2月20日,记者来到河南省宝丰县周庄乡耿庄村,有说唱艺术“活化石”之称的97岁传承人余书习即兴为记者唱了一段三弦书《劝人方》。  从百岁老人到少年儿童,宝丰县拥有庞大的说唱群体。“忙时扶犁耕种,闲来吹拉弹唱”的独特乡村文化景观被文化部称为“宝丰文化现象”。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的马街书会,是全国曲艺行当的民间盛会,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现存最古老的圆土楼,集庆楼(摄影:莫默)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好了头,这一年就有了奔头。  过年期间,闽西人民纷纷拿出“绝活儿”登台展示,遍地开花的文化秀中,最惹人关注的就是“元初客家欢”那场春晚。  武平县的这场春晚,因清康熙年间武平举人林宝树创作的客家启蒙读物《元初一》而取名为“元初客家欢”。龙灯、狮灯、船灯、马灯、口技、山歌、汉剧、木偶……“农民演、演农民”,这场看似土得掉渣的晚会,却因年味儿十足而打动人心。演出当天的直播视频吸引了海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摄影:陈浩)山西平遥推光漆器(摄影:田贺)2007年6月,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这标志着我国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之路正式开启。截至目前,文化部已批准设立晋中、徽州、热贡、羌族等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涉及福建、安徽、江西、青海、四川等17个省(区、市)。还非遗以生存的土壤和空间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等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它至少还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苗族人民与牛结下了特殊的情感,把牛视为健康、勤劳、力量的象征。在苗族的节日中,斗牛是最受热捧的竞技活动,斗胜的牛会被称为牛王、牛神、牛圣,为主人和村寨带来荣誉。  斗牛文化在苗乡  苗族斗牛一般以水牛为主。在苗族人的心里,水牛是具有灵性的。斗牛活动是苗族人节日里热闹而隆重的活动,每当一村一寨开展斗牛活动,百里之外的苗族同胞必当不辞辛劳而来,斗牛场上观者如潮。更有一些饲养了水牛的爱好者,哪里有斗牛就拉着自家的牛去斗,图个快乐。  苗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浙江是戏剧大省,南戏的发源地,戏曲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浙江省注重发挥地方戏曲在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独特作用,扎实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丰富了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突出政策扶持,定好戏曲传承“发展图”。  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大中小学校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设置戏曲通识教育教学课时。规定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不少于1场的优秀戏曲演出。逐步建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