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河南非遗中心抢救性记录一批传统美术类项目
2017.02.20
其他新闻
日前,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厅获悉,截至目前,省非遗中心共组织拍摄朱仙镇木版年画、浚县泥咕咕等省级以上非遗传统美术类项目94项,实地采访
传承
人115名,存有访谈录音300余小时,抢救性记录了一批珍贵资料。 传统美术类项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下,一些民间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正在加速消亡,
传承
、保护后继乏人。2015年3月,我省启动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这是继“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之后开展的又一项专项抢救保护工程。 经...
查看更多
非遗
传承
人和当代艺术家将一同进入今年“威双”中国馆,这是什么新玩法
2017.02.20
专题报道
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将于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举行,日前,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主办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介绍,本届威双中国馆策展人、策展主题与参展艺术家已经确定——策展人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担任,他将率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四位艺术家参展,中国馆的主题为“不息”。 消息发布之后,人们纷纷关注这一艺术家组合,四位参展艺术家中,除了当代艺术界熟知的邬建安、汤南南之外,另两位却属于通常我们认为的“工艺、非遗”范畴——汪天...
查看更多
穿越千年的釉彩之光——洛阳唐三彩的前世今生
2017.02.20
专题报道
唐三彩载丝驼 资料图片高水旺唐三彩作品《中国梦》 资料图片 “真漂亮!”“丝路幻彩——洛阳博物馆藏唐三彩精品展”近日正在四川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展出,50余件唐三彩精品文物集体亮相,让四川观众大开眼界。这是洛阳唐三彩第一次登陆蓉城,亮相四川。洛阳唐三彩的每次“出访”,都会在当地掀起一阵“三彩热”。“唐三彩到底是什么陶器?”“三彩究竟是哪三种颜色?”“唐三彩是怎样
传承
,又是怎样创新的?”鸡年伊始,记者来到古城洛阳,探赜索隐,穿越千年的时光迷雾,寻觅“唐三彩”的...
查看更多
锻造“非遗”保护的经典范式
2017.02.17
专题报道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首要的任务应当是保护、
传承
,而其关键词应当是“原汁原味”。2016年,对中国艺术研究院来说是一个成果丰硕之年,尤以《昆曲艺术大典》的出版,并于年末惊艳现世,成为年度收官的亮点。《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始于2004年,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至今恰满12年——一个小轮回,终于功得圆满。作为始终投身其中的主要干事之一,此刻本可以卸下重负,细细品味积郁在心的万千感慨,不意被《昆曲艺术大典》出版引起的热烈反响所推动,旋即进入了《昆曲艺术大典...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2017.02.17
专题报道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通常发生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因而称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阳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2017年的雨水时间是2月18日19点31分(农历丁酉年正月廿二)。 雨水三候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气候上的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三候指的是:一候獭祭鱼...
查看更多
留住深藏在磁带中的文化记忆访“音视频修复与评测”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2017.02.16
专题报道
【实验室里的“文化+科技”】 “贴上条形码、放进清洗机、强化抗拉系数、进行数字化转化……”在北京东北五环朝来高科技产业园的一座灰色建筑里,身穿白大褂的音视频修复与评测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三年来,他们与光阴赛跑,用技术手段修复了一批又一批老磁带、老唱片、老录像带,不仅让模糊的声音和影像完好如初,还通过数字化转化让深藏在磁带、唱片、录像带中的文化记忆得以永存。近日,记者走进该实验室,近距离观察了音视频修复的过程,深切体会到技术进步对于抢...
查看更多
秦腔薪火照秦川
2017.02.16
专题报道
秦腔《游西湖》 傍晚七点,古城西安灯火阑珊,城墙根儿的空场上,马扎、板凳已经支好,梆子、板胡悠悠操起,站在一旁的票友们饮上一口茶,准备开唱今晚的大戏。 三十公里外的咸阳,已经收工的出租车司机不忙着回家,把车停在路边,掏出手机准备拨通热线电话。 七十公里外的武功乡下,吃过晚饭的乡党们聚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收音机沙沙作响,在夜空中搜寻着那熟悉的电波。 三秦大地,城乡村镇,每个夜晚都为同一个声音守候,守候一个叫做杨铭的主持人,守候一个开播...
查看更多
古老非遗,还需现代“淬火”——《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5年,文化部请第三方机构评估落...
2017.02.15
专题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于2011年6月1日正式实施,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日前,文化部官网公布了《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简称《报告》)。 作为“舶来品”的非遗保护概念,传入我国只有10余年时间。目前,国内非遗的保护状况如何,各地在非遗保护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报告》支了什么招儿? 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效率和质量有很大提升 据介绍,本次评估的...
查看更多
《非遗法》颁布五年落实情况喜忧参半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半数超70周岁
2017.02.15
专题报道
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
查看更多
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
2017.02.14
通知公告
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5年来依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总结有效做法和经验,发现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各方切实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责任,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为便于社会公众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不同地区的交流学习...
查看更多
1
668
669
670
671
672
8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