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纪念京剧大师袁世海百年诞辰
2016.04.01
专题报道
《霸王别姬》李胜素(左)饰虞姬、杨赤(右)饰项羽 袁世海在北京人民剧场演的最后一场戏《牛皋招亲》。袁世海饰演牛皋。京华时报资料图片 袁世海(左)给徒弟杨赤说戏。 1999年排《野猪林》时,袁世海给于魁智说戏。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国家京剧院供图 今年是京剧大师、国家京剧院建院元勋和艺术风格奠基人之一——袁世海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缅怀袁先生对京剧艺术的卓越贡献,弘扬
传承
京剧艺术,3月31日至4月3日,由文化部、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京昆室...
查看更多
耐住寂寞 倾注感情——守护传统制刀工艺的日本工匠
2016.04.01
专题报道
用钳子从火炉中夹出烧得通红的钢块,山田佳孝娴熟地抡起铁锤锻打起来,火花四溅,但山田身上却未穿戴任何护具。“打刀20多年,我知道火花怎么飞溅,一点也不怕,”看着退后躲避的记者,山田笑着说。 山田佳孝今年44岁,是日本京都百年老店“金高刀具店”的打刀匠。“金高刀具店”藏身于京都闹市区,外观不起眼,却有着200多年的历史。如今,山田佳孝和长兄山田和宏一起续写着家族传奇。 在日本,打刀匠作为一种职业起源于公元12世纪前后。千百年来,一代代打刀匠探索钻...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传习活动补助提高至每人每年2万元
2016.04.01
其他新闻
记者30日从文化部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6年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补助标准提高至2万元。这项补助主要用于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开展传习活动,不是生活补助。 自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
传承
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0.8万元,2011年补助标准提高至1万元。“这次再度提高补助标准将有效解决部分
传承
人传习活动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对于提高
传承
人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
传承
人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更多
让优秀传统文化传出去、活起来
2016.03.29
其他新闻
水木清华,生机勃勃;“研培计划”,初结硕果。3月28日,北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厅,琳琅满目的非遗创意作品,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一件件匠心独运的“毕业设计”,诠释着41名学员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两期研修班的满满收获。当天,前来参观“非遗进清华——‘研培计划’试点成果汇报展”的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指出:“要抓好非遗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这项重要‘文化工程’,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使非遗...
查看更多
我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新疆哈密市设立
2016.03.28
其他新闻
项兆伦副部长在新疆哈密市主持召开传统工艺工作站试点工作现场会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赴哈密市调研新疆传统工艺 3月11日,在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雅昌文化集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新疆哈密市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新疆哈密市成立,这是企业、高校和地方联合设立的我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振兴传统工艺”的部署要求,在实践中探索传统工艺振兴的新举措。 3月8日至11日,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一行赴哈密市调研。11日...
查看更多
凝聚
传承
的力量——2016年度非遗研培计划正式实施
2016.03.23
专题报道
雅昌设计师与哈密维吾尔族刺绣
传承
人交流 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学员的水绣作品 “怎么让咱们的羌绣产品提高销路?”“怎么让现代设计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民族刺绣作品,而不流于形式?”最近几天,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的“80后”羌绣绣娘李芸和她的伙伴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因为这个月末她们要去成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培训,她们希望把问题集中起来,到时候一起请老师答疑解惑、帮她们出出主意。 3月21日,受文化部委托,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绵竹年画培训班正式开...
查看更多
让非遗“活”在当下,“火”在民间——代表委员聚焦非遗保护与
传承
2016.03.16
其他新闻
今年两会上,非遗一如既往地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在人大会场上,来自河南省的袁江华代表提出支持春节申遗的建议,来自河南省的游吟歌等5名代表呼吁推进太极拳申遗工作,来自福建省的王美香等5名代表提出支持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申遗建议……在政协会场上,委员们就非遗当下的
传承
现状及发展、关注非遗
传承
人群、增强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提出相关提案。 加大对非遗
传承
人的培养 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
查看更多
猴戏断层难再续 几十出猴戏只剩《闹天宫》
2016.03.16
专题报道
严庆谷扮演的孙悟空 詹磊扮演的孙悟空 借着猴年这股热,几乎被人们遗忘的猴戏也再次浮出水面。北京京剧院将于农历正月初五上演的经典猴戏《齐天大圣》炙手可热,堪称今年春节档最受欢迎的戏曲演出。 流派 南派“人学猴”,北派“猴学人” 虽然很多观众知道六小龄童,但很少知道其父亲、绍剧名角六龄童被誉为“南派猴王”,更不知道猴戏曾在民国盛极一时。 绍剧猴戏的根在京剧。《西游记》在中国家喻户晓,京剧也早把许多西游故事搬上舞台,大多数以孙悟空...
查看更多
山西民间皮影戏没落 难觅
传承
人
2016.03.09
专题报道
正月初十,中国北方冬寒未尽。山西省吕梁汾阳市申家堡村东的一家平房里,小音箱传出的广场舞正浓,67岁的张春娥随节奏伸着胳膊踢着腿;老伴儿王廷芳因感冒久未愈,窝在里屋炕上眯着眼。这样悠闲慵懒的正月,两位老人已许久未有过。 “二三十年前,正月里最忙,一天要赶好几场,一直忙到过了元宵节。”上世纪80年代,张春娥、王廷芳、王廷芳的弟弟王廷贵以及同村几个喜欢皮影的人自发组成了申家堡皮影剧团,种地之余,每到过年,便被附近村里请去演出。 在山西民间...
查看更多
走近景德镇非遗
传承
人:寂静世界的艺术工匠
2016.03.09
专题报道
罗细堂在传统手工制瓷作坊的“粉彩扒花”工作台前忙碌。 王昊阳 摄 罗细堂正在凝神扒花。 王昊阳 摄 罗细堂制作的“粉彩瓷”成品。 王昊阳 摄 细如发丝的针尖在瓷胎上缓慢游走,须臾间,粉黄的釉料上被勾勒出一片秀雅的凤尾纹章。现年71岁的罗细堂端坐在木凳上,凝神创作一件仿乾隆款的粉彩瓷瓶。 罗细堂工作的地方是景德镇古窑景区内传统手工制瓷作坊,这座作坊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她的丈夫张文月是“粉彩扒花”工艺的代表性传...
查看更多
1
689
690
691
692
693
8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